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01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31篇
地质学   881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利用活断层等资料计算了青海东部地区的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向。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新构造应力场、地震应力场及地壳形变场趋于一致。认为,晚第三纪以来,该区地壳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2.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与构造活动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分析了近年来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重力场升降变化与构造活动、地壳应力场变化的关系,认为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应力场现阶段呈相对加强的趋势,应力场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  相似文献   
893.
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新丰江水库自蓄水后,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区内存在三件基本事实:一、河源断裂近期具左旋错动;二、地震主要沿水库狭谷区呈北西西向分布,河源断裂本身很少地震活动;三、震源机制解表明,主张应力轴(T)稳定于北北东向,近于水平,主压应力轴(P)则在垂  相似文献   
894.
唐山地震前京津地区水氡异常场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京津地区十个重点井孔水氡资料的处理分析,发现唐山地震前,京津地区水氡异常场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京津唐一带区域性水氡的升高变化,是该区构造应力场加强的结果,当观测区域受力达到线应变为10-6—10-5数量级的状态时,可以观测到水氡明显的异常变化。水氡中短期异常的扩散现象及临震突跳的收缩现象,是与震源应力场直接有关联的前兆变化。水氡异常的机理是复杂的,是多种作用的综合  相似文献   
895.
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绍晋  龙晓帆 《地震研究》1998,21(4):349-357
对腾冲火山区及周围地区强震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空间分布及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由我国西南地区直到缅甸中深源地震带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格局,充分显示出我国西南地区在现代构造运动过程中,受到以印度板夫对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作用为主要动力源,在东部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远距离作用影响的总体特征。腾冲火山区主要受到印度板块在缅甸中深源地震带产生的侧面挤压剪切的直接作用。腾冲火山区所属的  相似文献   
896.
定襄泉水氡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定襄泉的地震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水氡的主要干扰因素和年动态变化特征以及趋势异常的判定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关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水氡观测的主要干扰是降雨的淡化,水氡的年动态变化规律为春低秋高型;该泉自1979年投入观测以来,共出现3次趋势性高值变化,每次变化均与山西地震带及华北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有对应关系,表明水氡异常变化与华北地区应力场的增强、调整过程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897.
李兆元  李耀敏 《矿床地质》1998,17(Z1):263-266
在中国西部NWW向挤压断隆、断陷相间带、NEE向左行与NNW右行两纽共轭扭(压)性相间带并与NNE向张性带交按,是SSW应力扬形成的四组三维构造系,在全国、全球有广泛分布。本文是从成矿的构造背景,来探讨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对矿产资源形成与富集规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98.
镇沅金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及模拟实验@何直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构造应力场,成矿过程,模拟实验,云南镇沅金矿镇沅金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及模拟实验何直凯(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收稿日期:1997310作者简介:何直凯男19...  相似文献   
899.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形成演化的起点,其地层是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目标层。通过对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动力学特征的分析,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构造应力(叠加)场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模拟,其结果显示,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应力条件以NW—SE方向的挤压占主导。构造动力是油气运聚的驱动力,驱使油气运移的动力来自构造应力场,通过模拟认为,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应力场形成的圈闭为模拟计算的最大应力值2.0~4.0MPa之间的区域。  相似文献   
900.
红河断裂的GPS监测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德合作于1988年和1991年两次用GPS监测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场区现代构造运动及红河断裂的地壳形变,两期观测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滇西GPS观测基线相对定位精度接近10-7。利用两期观测资料得到的基线变化,并结合构造应力场应变模型,估算得到场区近期构造应力场的应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该地区应力状态以挤压为主,兼有拉张及右旋剪切,其主压应力方位为N17°±12°E;由于印度板块在场区西侧的侧向挤压作用,场区内北东向压应力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