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6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测绘学   796篇
大气科学   369篇
地球物理   531篇
地质学   2243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93篇
自然地理   3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关于堤坝管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堤防工程在洪水期间发生渗流管涌而形成的险工往往占堤防重点险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将管涌产生初期涌水点附近透水层看作是各向同性均质 ,并利用地下水井流理论 ,推求出了管涌形成后的出水流量、临界面及破坏界面孔口尺寸的计算公式 ,并将计算成果与工程实际进行了比较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相关效果  相似文献   
82.
关于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质勘查成果有偿使用是我国《矿产资源法》、《著作权法》和一系列行政法规所确认的。但在当前存在将地质成果的著作权与矿业权混为一谈的现象,现行行政法规对此未予剥离,可操作性不足,保护规定也不尽合理。因此,地质成果使用者难以遵守有偿使用的规定,甚至资料保管单位也有擅自将地质成果公开乃至出售的弊端。为方便地勘单位学习、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作者列举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演进过程,以便让读者系统了解,并为维护自己成果的合法权益提出修改意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家法律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修订有关行政法规,使地质成果有偿使用得以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83.
卞平 《化工矿产地质》2003,25(2):126-126
<正> 《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18卷)第1期刊登了“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一览表(地球科学部分)”,总计696项。其中自由申请项目446项(批准号:4027),青年基金项目154项(批准号:4020),地区基金项目16项;重点项目60项(批准号:4023),西部计划项目20项。  相似文献   
84.
程敦海 《探矿工程》2003,30(5):19-21
通过对福宁高速公路A7标段软土路堤填筑变形观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介绍变形观测对路堤填筑施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5.
吉林露水河硅藻土在煅烧中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化学分析方法对吉林露水河硅藻土在煅烧中的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时蛋白石转变成方英石,激烈的相变温度为1160℃左右;当温度在1100℃~1200℃时,硅藻的微孔开始阻塞或消失,并出现开裂现象,硅藻的结构变得模糊,但硅藻仍保持其外形;室温~600℃,比表面积逐渐增加,600℃~1200℃比表面积则减少;室温~700℃时,pH值逐渐减小,700℃~1200℃时,pH值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6.
流量测井在平凉市西北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甘肃省平凉市西北部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详查)中完成的流量测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本文重点对本次流量测井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结论认为流量测井是认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有效的手段,借助流量测井可以在认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方面产生较大的飞跃。其成果对今后在该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有现实指导意义。并且本次完成的流量测井具有施测钻孔深度大,研究地层较多的特点,因此本次实践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7.
灌溉实时调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世祥  傅骅  李靖 《水科学进展》2003,14(5):660-666
灌溉实时调度是农业水管理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农业灌溉、气象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实用性,是灌溉实时调度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处理费用过高、卫星传输周期长等多方面的困难。综述了国内外在实时灌溉预报、渠系动态配水、土壤墒情监测、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力求促进灌区用水管理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2003,10(Z1):112-11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相似文献   
89.
土体颗粒破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在打入桩的桩端以及大型土石坝、海洋平台等的地基中常常会出现高应力区。在这些高应力区中,作为地基的粒状土的颗粒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碎。对高应力水平下粒状土体的破碎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这一类型的岩土工程问题。因此近年来土体颗粒破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土体颗粒破碎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