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CT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驱油岩心的CT成像技术,动态、定量、可视化地研究了特低渗砂岩储层水驱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分布、吸水能力及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岩心的CT值分布在1819~1961之间,与标准的Berea砂岩相比高出15%左右,属于典型的特低渗砂岩储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特低渗砂岩储层开发要高度重视无水采收率.储层致密和微裂缝发育的不均一性是特低渗砂岩油田驱油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2.
从特低渗裂缝型储层油田开发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入手,从理论上研究了注水开发中后期地下储层水平应力场“均一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注水开发中后期井区局部视水平最小主应力,随着注水开发周期的延长将会无限接近水平最大主应力。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特低渗储层发育天然裂缝和不发育天然裂缝时注入水的流动规律。最后根据水平应力场注水开发中后期“均一化”理论,提出针对特低渗裂缝储层注水开发中后期的调整对策。此项技术在大庆头台油田茂11区块进行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调整效果,并对同类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考虑非达西流的弱透水层固结计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谢海澜  武强  赵增敏  金晓丽  李娟 《岩土力学》2007,28(5):1061-1065
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深部弱水层中的黏性土较为坚硬、致密,在这种黏土层中的孔隙渗流规律有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而在现有的地面沉降研究中,对深部弱水层的固结变形计算始终沿用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固结方程进行,这显然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鉴于此,以孔隙渗流为非达西流为基础,对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进行了重新推导,并采用半解析法对非达西流-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进行了求解。分别采用达西流-太沙基固结方程和非达西流-太沙基固结方程对同一固结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非达西流后土层达到某一固结度所需的固结时间较之不考虑非达西流时明显增加了,而且固结时间增长的趋势与实测的增长趋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4.
论述了不同的地质构造因素对坑的影响,总结了不同形态坑综合曲线所反映的构造特征,并就资料解释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5.
钻机零件材料的选用 ,应根据其工作条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及材料热处理后所能达到的性能相结合 ,才能做到选材科学、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6.
针对以往城市热环境与不水面聚集密度响应规律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基于MODIS数据计算城建区与边缘区平均温度差值为热岛强度,结合热岛强度等级特征,选取热岛强度等级期望值较高的6个典型区域(Ⅰ西二旗、西三旗、回龙观,Ⅱ东四、地安门、新街口,Ⅲ丰台区中部,Ⅳ四惠、定福庄、东坝,Ⅴ石景山区,Ⅵ北四环四季青桥附近),研究热岛强度等级与不水面聚集密度的响应关系;进而利用Landsat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研究城建区与精细尺度下地表温度对不水面聚集密度响应临界点与最优尺度。结果表明:(1)不同热岛强度等级的出现频率、其在白天与夜间的变化程度与不水面聚集密度有一定相关性,且相近的不水面聚集密度下所表现出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相似。(2)主要城建区内地表平均温度与不水面聚集密度的分布特征存在较显著的一致性,随着尺度半径r的增大其响应越明显。且地表温度对不水面聚集密度的响应存在一个临界点,随着尺度半径r减小,响应临界点逐渐增大:尺度半径r=1000 m时,不水面聚集密度达到60%后其影响趋于减弱;r=500 m、r=300 m时临界点分别为69%与83%。(3)不同典型区域的最优尺度...  相似文献   
97.
王璠  杨璐萍 《北京测绘》2022,(9):1159-116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不水面面积越来越代表着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了解安徽省不水面面积和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的哨兵2号(Sentinel-2)和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8)影像相结合,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为辅助数据,制作安徽省森林、农田、不水面、水体四类地物的土地利用规划图,高精度提取了2018年安徽省全省的不水面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与Sentinel-2&珞珈一号和Landsat8&珞珈一号的结果进行对比,充分证明Sentinel-2、Landsat8以及珞珈一号数据结合能够较准确、高精度地提取不水面信息。  相似文献   
98.
针对遥感影像提取不水面通常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采用改进的U2-Net模型对北京市五区和南京市五区的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季节性不水面提取,探索深度学习提取不水面时的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选择植被、水、裸土及地表温度作为影响因素,通过地理探测器研究以上因素对不水面提取的影响机制。基于改进的U2-Net模型提取不水面精度较高,其中北京市研究区域的提取精度为93.81%,南京市研究区域的提取精度为94.04%;4项自然环境因素对不水面提取精度均有影响,单因素分析中地表温度影响最大,交互作用分析中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影响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夏季不水面提取精度最高,受自然因素及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提取不水面建议采用夏季影像。本文探究了自然因素对不水面提取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不水面遥感提取和动态差异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9.
100.
冯珊珊  樊风雷 《热带地理》2018,38(4):536-545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从城市地理学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水面的时空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水面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湾区内城市不水面扩张现象明显,面积从2006年的12 127.69 km2增加到2016年的20 188.87 km2,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65%;2)区域内城市不水面空间分布越来越集中,呈现高密度区域聚集;3)交通道路(省道及以上级别)与城市不水面扩张的速度和方向关系密切,其中与国道的关系最为紧密;4)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常住人口的增长都对城市不水面的扩张产生深刻的正向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7和0.834 1;5)近1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水面的空间格局变化显著,湾区各城市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性,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应该协调好各城市不水面的扩张范围和速度,避免过高不水面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