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406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348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1192篇
海洋学   23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34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资源型城市土地开发利用适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概念模型。针对资源型城市土地开发利用适用性数据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基于云理论研究通过数字特征描述指标云图的方法,建立指标各等级值域与相应指标分值域间的推理规则,构造了由正向X条件云和Y条件云组成的规则发生器,给出了两种条件云发生器算法。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建立各指标的推理规则并得到相应的云图,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对5组方案进行评估计算。实例分析验证了资源型城市土地开发利用适用性云模型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2.
本文以济南北跨城市规划区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先建后采、先采后建、只建不采和只采不建"四种情境下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了对研究区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的9个因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情境下单因子内部的效益性评价分值,通过赋值叠加处理,得到不同情境下各评价单元的因子赋值结果,最...  相似文献   
973.
受不同物理过程影响,辐射带电子呈现多种投掷角分布类型,其中蝴蝶状分布尤为引人关注,其特征为通量在90°投掷角附近有极小值、在较低投掷角处达到峰值.现有研究普遍通过对几个特定投掷角间的通量比值进行限定来识别蝴蝶状分布,然而,该方法所挑选的电子分布并不一定符合蝴蝶状分布特征,这为准确研究电子蝴蝶状分布的现象学规律及其背后物...  相似文献   
974.
马鹏刚 《地下水》2012,(1):80-81,111
水环境规划是现代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而层析分析法是水环境规划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层次分析决策模型,并结合实际,确定出环境治理指标的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975.
汪名鹏 《世界地质》2012,31(4):841-847
选取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环境地质问题等3 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0 个评价因子,建立了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地质环境评价因子的权重,根据模糊数学基本原理确定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计算出隶属度,从而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判,将沭阳主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 Ⅱ) 、中等( Ⅲ) 以及差( Ⅳ) 三个区域,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6.
花岗岩类具有成矿专属性。在不同大地构造背景及造山作用不同阶段,不同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类型、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成分、成因、分异演化均不同的花岗岩类,它们均与相关的成矿元素组合具有一定的相关系,对花岗岩类成矿起关键性的控制作用。由此可见在判别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时需要综合考虑:野外判别、岩石化学成分判别、地球化学特征判别、花岗岩类成矿元素组合的大地构造控制判别。  相似文献   
977.
灰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福荣  刘中培  李俊 《水文》2012,(4):67-70
采用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的水环境监测数据,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七项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分别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石头口门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详细介绍了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的计算过程。结果表明,2006年水库的水质总体属于Ⅲ类,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但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有必要提出污染防治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78.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岩溶塌陷,基于Fisher判别分析法,首先选择内聚力、内摩擦角、覆盖层厚度、覆盖层厚度减高水位埋深、覆盖层厚度减低水位埋深5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判别因子;接着以桂林市20组岩溶塌陷案例为学习样本进行计算,建立相应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然后利用回代估计法对上述20纽样本的预测结果进行逐一检验,其正确率为100%;随后将上述预测结果与前人运用逐步判别、神经网络判别等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Fisher判别分析法具有不需进行模型和参数的选择以及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等优点;最后将建立的Fisher线性判别函数用于另外的10组实际案例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结果表明:用Fisher判别分析法进行岩溶塌陷预测,简易方便,正确率高,实用性好;该方法是岩溶塌陷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9.
基于现场位移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隧道 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军  王明年  刘大刚 《岩土力学》2012,33(Z2):359-364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数据常作为现场判定围岩稳定性的最重要依据,很多时候甚至是惟一的依据。但是,在我国的隧道设计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位移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基准,主要原因是不同岩性、不同地质环境下,围岩的位移差距可能很大。此外,洞形、跨度、埋深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围岩位移的大小。不过,通过对现场的监测位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在一般围岩条件下,对于同一级别的围岩,其相对位移值分布在相对较窄的范围内,而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其相对位移值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一特性,可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通过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围岩稳定性的判别基准,并作为围岩分级的基本依据。随着以新奥法和控制围岩变形为主旨思想的矿山法在高速铁 路、高速公路隧道的大量应用,这种基于相对位移的围岩判别标准及分级方法将隧道设计更加符合当前的隧道施工技术水 平。  相似文献   
980.
李继红 《福建地质》2012,(2):167-174
根据永安小陶镇的区域地质构造、自然灾害等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陶镇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并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地质资源4个一级指标建立分析模型后对地质构造、地形坡度等16个二级影响因子定权,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小陶镇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将小陶镇地质环境适宜性分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