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篇
  免费   1043篇
  国内免费   199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91篇
地质学   5133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分枝定界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对载人潜水器圆柱形耐压壳体的重量最小化进行了研究.设计变量是壳板的厚度、肋骨的型号、间距和数量,讨论了下潜深度、材料几何参数对重量以及其它特征量的影响.算例计算表明,下潜深度越大,屈服极限越高的材料重量减轻越明显.对于大深度而言,选用高屈服极限材料,可以使得材料能够充分利用.文中还对结构重量占排水量比例随深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2.
23.
玻璃钢渔船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而有逐渐取代木质渔船的趋势。为推进玻璃钢渔船的产业化进程,作者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玻璃钢渔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最终提出了我国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弯曲试验规程,以供我国今后制定玻璃钢渔船材料试验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24.
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Nd同位素变异特征为依据,确定鲁苏榴辉岩为多成因、多来源和多阶段,指出主要是在印支期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挤入的上地幔碎片以及不同原岩类型的壳内高压变质岩碎块。燕山晚期的区域构造热事件使得某些榴辉岩的同位素体系再平衡。  相似文献   
25.
水槽造流系统水力计算与泵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一种完整的用于试验水槽造流系统的水力计算和泵机选择方法 ,可用于其他类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6.
介绍一种宽式波浪槽,槽中设有一组吸收式造波机,它能吸收反射波。  相似文献   
27.
厦门港疏浚弃土吹填造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啸  崔峥  毛宁 《台湾海峡》2004,23(3):360-368
通过厦门港潮汐水流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掌握了厦门港十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疏浚弃土吹填造陆各方案实施前后港池航道水流流态,为规划设计单位和决策部门利用疏浚弃土吹填造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海沧吹填工程可作为一期吹填方案,鸡屿西吹填造陆工程可作为海沧吹填工程的后续工程,仅从水流角度考虑,象鼻嘴吹填造陆方案1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29.
板块碰撞时会聚边缘的地质状况AsahikoTaira在现代地球上,大地构造板块多会聚于深海海沟或碰撞槽内(参见1992冬季/93Oceanus中有关岛弧、深海沟和弧后盆地的讨论),海洋钻探已提供了有关板块碰撞过程方面的主要信息,包括从俯冲板块到仰冲板...  相似文献   
30.
乐清湾近期海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清湾是一个与东海相通的半封闭型强潮海湾。通过对1934,1968和1992年的海图对比研究表明:近期乐清湾各等深线所围水域面积持续减小。后一阶段,围垦使岸线推进速度加快,滩涂面积由前一阶段的不断增加转变为不断减小。1934到1968年,西南部最大潮滩华岐潮滩岸线和零米线平均外推速率分别为4.88m/a和13.24m/a;1968到1992年平均淤进速率分别为6.17m/a和8.08m/a。实地采样分析表明:表层水样平均悬沙浓度为0.1043kg/m3,从湾顶向湾口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悬沙浓度虽较低,但湾内处于低能动力沉积环境,有利于细颗粒沉积物落淤,这是湾内地貌演变的要因。长江入海南移和陆架区再悬浮的细颗粒物质是乐清湾主要的泥沙来源。泥沙自然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是近期乐清湾大部分岸线处于淤进状态的原因。漩门二期工程前后乐清湾的纳潮量减小了5.73%,落潮流相对携沙能力降低为工程前的79%。而根据实测落潮平均流速计算得围垦后落潮流的相对携沙能力减弱为原来的54%。而从1934年到漩门二期围垦工程后,纳潮量减小了22.57%。开辟盐田和围垦造陆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海岸演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