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软岩应变软化数值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超  崔新明  徐水平 《岩土力学》2002,23(6):695-697
根据三轴压缩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运用Hoek提出的由主应力圆包络线确定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效值的方法和曲线拟合的方法,研究了围压对软岩峰后软化特性的影响和软岩的宏观物性参数峰后应变软化规律,建立了峰后应变软化数值模型。利用该数值模型对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其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72.
应变非线性软化的圆形硐室围岩荷载-位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潘岳  王志强 《岩土力学》2004,25(10):1515-1521
基于峰值应力后具拐点的应变非线性软化本构模型,且同时考虑中间主应力 ,对岩体形变影响的条件下及等压荷载下圆形硐室围岩塑性区应力分布规律、围岩承载机制及围岩与支护之间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得到无支护硐室围岩自承地应力上确界 、围岩压力下确界 等反映实际硐室围岩工作状况的重要概念。给出了 、 的表达式以及它们与地应力 间的关系式。所得到的塑性区应力、塑性区半径、围岩压力和硐室周边位移等研究结果,与基于理想弹塑性体的Fenner解答相比,要更接近实际硐室围岩中的对应量值。  相似文献   
73.
硅藻质软岩的三维弹粘塑性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Perzyna的弹粘塑性理论的基本假设、粘塑性流动法则及殷建华和Graham的三维弹粘塑性模型,得出了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表达式。殷建华和Graham的模型提出了“等效时间”,“瞬时时间线”,“参考时间线”,“极限时间线”等一系列新的概念。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表达式对软岩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几乎一致。该模型简单、实用、精度较高,可以模拟硅藻质软岩材料与时间有关的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与应变的关系,以及有效应力路径等。  相似文献   
74.
应变软化Tresca材料中扩孔问题解答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梁发云  陈龙珠 《岩土力学》2004,25(2):261-265
依据常规试验成果,对岩土材料的剪胀、剪缩和应变软化特性进行简化后,利用弹塑性理论和体积平衡原理,推导出应变软化Tresca材料中扩孔问题的一般解答,并分析了不排水饱和土扩孔问题的规律性,对解决诸如沉桩挤土效应等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加载速度对断层-围岩系统变形及快速回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学滨 《岩土力学》2006,27(2):242-246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采用拉格朗日元法模拟了加载速度对断层-围岩系统形成时的应力水平、塑性区尺寸及剪切带图案、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快速回跳发生时的应力水平的影响。在数值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的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通常断层带-围岩系统形成之后系统的承载能力达到最大,之后系统的承载能力开始下降处于应变软化状态。当位于试样加载端上的单元的压缩应力-压缩位移曲线的峰后刚度足够大时,系统就会发生弹性回跳现象,即失稳破坏。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断层带-围岩系统形成时的应力水平、断层带-围岩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快速回跳发生时的应力水平及上述三者所对应的加载端部位移都增加,屈服单元数目增多,塑性区域不再保持平直,这都将大大增加系统的变形阻力。当加载速度较大时,较高的剪切应变率集中在断层带位置及断层带之外的弹性体的某些区域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6.
当桩入土时,由于桩周土的性质不同将引起桩周土的局部软化或局部强化现象。提出一个能够考虑桩周土局部软化或局部强化对桩的性状影响的桩筏或桩箱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不同参数情况下土对群桩基础的影响,提出一个能够考虑桩周土的软化和强化对桩性状影响的共同作用的实用方法。同时也分析了在局部软化和硬化情况下对群桩的沉降以及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三峡水库蓄水使得库岸大量土体长期处于浸泡状态,导致土体软化从而诱发滑坡失稳。为研究长期浸泡对滑坡土体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以马家沟滑坡原状滑带土为对象开展了浸泡软化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浸泡时间滑带土的粒度分布、界限含水率、化学与矿物成分、剪切特性等特征,探讨了滑带土浸泡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浸泡过程中滑带土中Ca2+、Mg2+等离子流失较多,但矿物成分无变化;浸泡后滑带土出现阶段性粒度细化现象,液塑限和塑性指数均随黏粒含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滑带土应力应变关系在低法向应力下由强软化型变为弱软化型,在高法向应力下由软化型变为硬化型;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随着浸泡时间增加呈指数形式降低,黏聚力c降低程度大于内摩擦角φ。研究成果可以为水库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考虑变形模量劣化的应变软化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杰  张顶立  刘保国 《岩土力学》2011,32(Z2):647-652
FLAC3D软件中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是通过抗剪强度参数劣化来实现的,没有考虑变形模量劣化造成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变形模量劣化的损伤本构模型,详细推导了劣化损伤本构模型的差分格式,研究该模型在FLAC3D中二次开发的流程,在VC++环境下实现了劣化损伤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通过与深埋圆形洞室应变软化数值解算例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弹塑性和损伤的力学性质,分析了变形模量劣化对围岩变形特性的影响。由于该模型能够反映围岩的劣化损伤特性和大变形特点,因此在工程应用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为了系统地了解温度对黏性土工程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南京地区三种不同矿物成分的黏性土,制成不同含水量和干密度的试样,在5~45℃条件下,开展了抗剪强度试验,获得了三种土的非饱和重塑试样的抗剪强度与温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的黏聚力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变化;亲水矿物含量较高的黏性土抗剪强度对温度变化较敏感,黏聚力随着温度...  相似文献   
80.
兰渝铁路上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极差,具有泥质弱胶结、未胶结、石质极软的主要特点,在施工中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水稳特性,随硐室开挖含水率明显增大,易发生塑性变形或流变,围岩稳定性迅速变差,引起砂岩结构破坏,产生涌水、涌砂工程地质问题。本文采用岩石试验、电镜扫描及物探松动圈测试等方法,探究地下水渗流条件与围岩应力状态变化引起岩石微观结构的改变是其软化与变形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