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786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327篇
地质学   1523篇
海洋学   73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富蕴地震断裂带的若干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蕴地震断裂带9处不同地段的平板地质测量结果表明:北部引张段地震断裂 带宽约220m,断坎平均高0.4m;中部主体走滑段地震断层长达535m以上,断层水平位移为1.8 ̄7.8m断坎高0.4 ̄1.2m,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为5.7 ̄8.6;南部末端破裂段地震抛掷巨石距离达40m,地震断层水平位移为0.4 ̄9.9m,断坎平均高0.2m,末端及副断层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高达25 ̄28。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燕渤地震带地震活动的特征,得出该带地震活动具有:同期活跃、间歇发震、东强西弱及时空迁移方面的一些特点。分析认为: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后,燕渤带下一次6级以上地震应当发生在京津唐地区,时间大约在2003年以后,渤海及胶东北部地区2003年以前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93.
李勇  吴瑞忠 《地球科学》2000,25(6):586-586
金沙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重要的断裂带[1 ,2 ] ,位于羌塘地体北缘 ,其中近东西向的断裂发育 ,见有小而零星的蛇绿岩片 ,地层大多呈断块状产出 ,三叠纪及其以前的地层均不同程度地变质 .由于该区处于高寒缺氧的藏北高原腹地无人区 ,地层研究不多 ,资料很少 .西藏地矿局区调大队于 1 979—1 982年间先后对该区的黑熊山、若拉岗日、石渣坡、大横山等处进行了 1∶1 0 0万路线观察 ,根据含晚三叠世双壳Halobiayandongensis的黑熊山东部陷车河南山剖面建立了若拉岗日群 ,进而将金沙江断裂带西段的该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994.
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云南西部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几何结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及运动学特征,认为该混杂带形成于始新世,经历了早期的东西向挤压和晚期的近南北向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青川地区青川断裂带的显微构造及其变形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川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与摩天冷构造带之间的重要构造边界。通过对其宏观变形及其显微构造的详细研究,本文探讨了断裂带形成的温压条件、古应力值、有限应变量等特征。  相似文献   
996.
锡伯渡-富蕴活断层是额尔齐斯活动断裂带的一部分。为确定锡伯渡-富蕴活断层的活动年代,从采样入手,据6个14C计时及热释光样确定,该断层在BP(56.77±4.83)×103a,即晚更新世晚期以前活动。活动断裂带宽12m,最大垂直断距为2.75m,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垂直活动速率为0.05mm/a,目前断层蠕滑,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7.
郯庐断裂带的脉动式伸展活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郯庐断裂带于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经历了强烈的伸 展活动,普遍控制发育了断陷盆 地。断裂带中、南段的伸展活动起始于晚白垩世早期,而北段起始于早第三纪早期,具有明 显向北迁移的规律。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呈脉动式渐进发展。现已发现在晚白垩 世至早第三纪该断裂带发生了6次伸展事件,在所控制的盆地内相应有明显的沉积响应。断 裂带伸展活动的影响和规模由早至晚逐渐扩大。这些伸展活动的迁移现象和脉动式发展与同 期的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铜锡铟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不少产于岩浆岩体内部断裂带中的贵金属矿床,如吉林海沟金矿、广西张公岭银矿、吉林山门银矿、广东庞西洞银矿等等。这些矿床的共同特点是:中深成侵入的岩浆岩就是直接围岩,岩体规模较大,已剥蚀到了岩体的中偏下部位,矿体呈脉状,严格受岩体内断裂构造控制。一般来说,岩浆热液矿床大都产于岩体顶部、接触带甚至围岩中。  相似文献   
999.
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的岩浆岩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主要根据花岗岩W、Sn、Bi、Mo、Cu、Pb、Zn含量高于华南同期花岗岩的平均值、其侵入活动延续时间长、元素地球化学分异强烈、云母长石等造岩矿物富含成矿元素且易蚀变释放,认为区内岩浆岩极利于成矿;根据岩浆岩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值和标准化模式、^87Sr/^86Sr初始值等均以郴临构造岩浆岩带为界,其东西两侧差异明显,两者与郴临构造岩浆岩带虽有差异,但都存在渐变性,提出这些岩浆岩主要是同源演化  相似文献   
1000.
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矿床的物质组分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研究和总结郴临深大断裂带及其两侧各矿床矿石化学成分特征,矿物组合与分带,围岩蚀变,黄铁矿、石榴石及方解石的标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