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的仙人岩铝土矿床,是遵义铝土矿带中规模最大、矿石质量较佳和露采条件良好的主要矿床之一,至今尚未规模开采利用。本文采用分析方法与经济计算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该矿床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其计算结果表明,规模开发仙人岩土矿床投资良好,投资偿还期为5.62年,投资收益率17.79%,高于目前国内氧化铝厂参考基准收益率10%~12%的指标。将来矿山、氧化铝厂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52.
息烽—遵义早石炭世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取得岩石学、矿物学及古生物—古生态学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沉积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指相微量元素、古盐度及同位素等测试成果分析,对大塘期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大塘期沉积的含铝岩系下段粘土岩属海相沉积,上段铝质岩属海陆过渡相沉积,顶部为大陆湖沼相沉积。表明大塘期的沉积环境,是在海侵早期所形成的陆表海基础上,逐步发展成淡化泻湖形成粘土岩沉积,随着泻湖淡化程度的强化,泻湖范围缩小,盐度降低,进而形成铝质岩—铝土矿沉积;最后以富有机质的大陆湖沼相沉积而告终。因此,沿上述脉络追踪整个含铝岩系的沉积序列,当属海退过程中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53.
遵义后槽铝土矿床矿体的环状分带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后槽铝土矿床含铝岩组的剖面类型划分入手,将含铝岩组划分为:风化剥蚀型、风化残集型、风化冲刷堆积(坡积)型、溶坑(洼)沉积型四类,叙述了各类型剖面的划分标准、组成特征和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的剖面类型和矿石类型组合的方式,即对不同类型剖面在矿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矿石在矿体中的位置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一自然矿体都具有显著的环状分带,溶坑(洼)沉积剖面居中,向外依次是:风化—冲刷堆积型、风化残集型,矿体外围则是风化剥蚀型。就矿层及矿石类型而言,则由内向外依次是复层型碎屑状矿石、单层型碎屑状矿石、致密状矿石、铝质岩—粘土岩。矿石中AL_2O_3的含量由内向外递次降低,沉积的中心也同时是质、量的蓄积中心.矿体的环状分带反映了铝土矿从风化成矿、破碎搬运、分异纯化到最终堆积的完整过程。在铝土矿成矿过程中,沉积中心同时是泄水中心,水流及其所携带物随水流一道作向心式集中,自然地形成了成矿源区、搬运区、堆积地序次的环状分带。矿体有单式环带和复式环带两类,大型溶坑汇水中心的作用明显,故形成单式环带矿体,而小型溶坑(洼)群的汇水中心作用不明显,各环带相互干扰,组成复式环带。矿体的环状分带指示了后槽铝土矿矿床风化成矿、就近搬运堆积的成  相似文献   
54.
遵义铜锣井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矿区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土壤地球化学环境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从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与污染程度的关系来看,锰矿开采造成的影响不一定都是负面的,也有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5.
56.
矿山开采及冶炼所产生的废渣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为了准确掌握遵义锰矿区土地的污染程度,以表观污染程度作为标准,分别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评价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遵义锰矿区农用地土壤中As、Cd、Cr、Cu、Hg、Mn、Ni、Pb、Zn等9种元素背景值略高于贵州全省背景值,除Mn元素外,其他元素未发现明显聚集现象,而矿渣堆、尾矿库附近土壤中存在重金属元素聚集,且Mn、Cd存在明显聚集;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农用地土壤样品中极少量的As、Cd达中度至重度污染程度,矿渣堆、尾矿库附近土壤20%样品Cd达到了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为农用地中主要由于Cd、Hg、As元素残留导致生态环境风险,风险等级为较强风险;废渣堆、尾矿库附近土壤则主要由于Cd、Hg元素残留导致生态环境风险,风险等级为极强风险。  相似文献   
57.
遵义松林地区牛蹄塘组底部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纽(∈1n)底部的岩性主要是磷块岩和灰黑色、黑色高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页岩。其中磷块岩的分布不稳定,在松林穹窿背斜的南翼较薄,有的局部被尖灭。从穹窿背斜南翼往北总体趋势是依次变厚,厚的地方可达10几米厚。灰黑色、黑色高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页岩分布连续,厚度不稳定。泥、页岩中的镍、钼矿层呈薄层状产出,厚度总体分布连续、稳定。在泥、页岩的特定层位有磷结核分布。位于最底部的磷块岩和泥、页岩是在缺氧还原的环境中形成的,磷块岩产生于潮坪区。牛蹄塘组底部的含矿层以下的泥、页岩形成在内陆棚的环境,牛蹄塘组底部含矿层以上及牛蹄塘组中部的泥、页岩形成在陆棚水体较深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8.
曾明果 《贵州地质》2007,24(2):147-150,141
本项目采用6级不同化学物相形态系统,用化学试剂选择性提取和对比提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GE元素及Au的物相分布特点.得出了Ru、Rh、Pd、Os、Ir、Pt及Au在各物相中的含量及相对比率,参照电子探针等对Mo、Ni硫化矿物分析成果,表明PGE在镍的硫化物相中丰度较高外,在可交换态、黄铁矿态及残渣态等中亦有一定分布,显示PGE元素以超微细粒分散赋存特点.表明矿体在沉积时未发生PGE元素的显著成矿分异,成岩期也未出现明显的再次富集作用.此矿床系我国黑色岩系中确凿伴生有PGE矿的典型代表,铂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对其成因、寻找和开发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59.
遵义铝土矿的分布及对基底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庆  朱成林 《贵州地质》2007,24(4):278-281,286
遵义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乌江两岸,成矿远景区面积3000余km2,包括了后槽、仙人岩等大、中、小型矿床(点)共32处。均为铝土矿底板的粘土页岩经风化后原地堆积或近距离搬运后的产物。其沉积或堆积作用,与基底的古岩溶溶蚀坑、(洼)密切相关,并使铝土矿沉积在平面上或纵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古风化壳型岩溶坑(洼)沉积铝土矿床。根据成矿地质特征分别建立了高铁铝土矿和低铁铝土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0.
遵义铝土矿成矿区是贵州省的主要成矿区之一,其铝土矿层大多赋存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文章运用薄片鉴定、X射线粉晶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含量及晶体形态,认为铝土矿成矿过程中不同层位一水硬铝石的晶体形态有所差异,且一水硬铝石含量与粘土矿物及石英含量均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分析含矿岩系组构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遵义仙人岩、后槽和新站3个矿区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极有可能同源且与其基底有关,成矿过程中成矿母岩在氧化还原条件交替的沉积环境下经历了较为充分的均一化,反映了成矿过程与古风化壳作用的一致性。上述的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标志对铝土矿的找矿和选矿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