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86篇
海洋学   85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朱祖培 《台湾海峡》1998,17(A12):183-187
高畦深沟种植水稻、有机蔬菜,沟中施投化粪池污水、生活废水、腐烂瓜果蔬菜、各类粪便、田间杂草、藤蔓秸秆等培养水蚯蚓、福寿螺、小球藻、水蚤等饵料生物,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作用使有机污染物在田间得到衰减和清除。这种立体生产、综合利用集约生产模式,能有利于降低饵料生物生产成本,有助于解决自然耕种收获量较少、成本较高的问题,能使有机垃圾、污水处理工艺简单、费用少,并能变废为宝生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文章依据嫩江县七星泡农场一带的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以及矿泉水水质检验结果,论述了七星泡酸性矿泉水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指出酸性矿泉水赋存于白垩系上统嫩江组砂岩、砂砾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中,由于含水层中含黄铁矿结核,为酸性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受燕山中晚期断裂构造的影响,白垩系上统嫩江组在七星泡农场一带由封闭的还原环境,转变为开放半开放的氧化环境,黄铁矿氧化、发生硫酸化作用,致使地下水呈酸性反应,形成了酸性矿泉水;断裂构造控制了酸性矿泉水的循环条件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5.
孙德梅  顾玉民 《地质论评》1999,45(3):328-333
据辽宁省1:20万重力资料,采用”人机联作重,磁资料解释“软件系统,反演了碱厂,三股流等中生代酸性岩体的埋深,形态和产状。重力场解释结果表明:(1)太古代-古元古代隆起区规模越大,酸性岩浆活动越频繁;(2)辽宁省酸性岩随时代新而增多;(3)酸性岩体的磁性随时代变新而增强;(4)岩浆活动受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16.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7.
吉林省南部集安地区大石湖-大台子一带热液铜矿化发育,其矿化与该区二长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及正长花岗岩等中酸性杂岩有着密切的空间关系。为了确定其成矿时代下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中酸性杂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示踪研究。结果揭示:二长闪长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及正长花岗岩均为中生代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产物,锆石U-Pb结晶年龄分别为(122.7±1.8)(122.0±1.9)(120.1±1.5)和(121.4±1.9)Ma,矿化系统的岩浆就位发生在早白垩世(122.7~120.1 Ma),指示大石湖-大台子铜矿化区的矿化时代晚于或近似等于120.1 Ma;元素地球化学数据揭示它们均以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富集,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均属高钾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岩石,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序列的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二长闪长岩的εHf(t)值变化范围为-7.5~-5.2、TDM2...  相似文献   
118.
采用绿色高效的工艺方法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的高效分离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征、来源与危害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各类常见处理方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重点研究了离子沉淀浮选法的原理、起源、发展现状等,分析总结了离子沉淀浮选法应用于Cu2+、Pb2+、Zn2+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脱除和水质净化分离的优势,在金属污染物的选择性富集、分离效率和工艺设备操作易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而言,离子浮选工艺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对大兴安岭满归地区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大网子组变中酸性火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大网子组由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变流纹岩和少量变晶屑凝灰岩组成,缺少板岩、变砂岩、片岩等沉积岩夹层。通过对变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9±1) Ma,表明大网子组变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早侏罗世早期,非前人认为的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寒武世。额尔古纳地块早侏罗世火山岩为漠河盆地提供了物源,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在早侏罗世处于火山-岩浆弧构造背景。该研究为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过程中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0.
在川西甲基卡矿床外围新发现了建巴村中酸性侵入岩体,为了探讨其形成时代、成岩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条件,开展了LA-ICP-MC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该岩体的结晶年龄为(211.8±1.0) Ma; 岩石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准铝质中酸性侵入岩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类的特征,其物质来源可能为壳源物质与幔源物质部分熔融。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与此时期内川西地区的区域性岩浆活动相对应。建巴村岩体的构造位置及岩浆活动特征指示其可能不具备形成伟晶岩矿床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