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320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尝试用泊松模拟方法建立人口迁移模型,并且与传统人口迁移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泊松人口迁移模型的优点.本研究使用一种新的人口迁移因素分解方法,在人口迁移模型的基础上,估计空间因素、迁入地和迁出地因素的空间结构、迁入地迁出地因素本身对人口迁移规模的贡献.本研究使用的实例数据是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1995-2000年省间人口迁移数据.  相似文献   
682.
江西上高潢里铅锌矿预查区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萍乡—乐平铜、铅、锌、金等多金属成矿带七宝山—蒙山矿田蒙山复式岩体北东部外接触带。通过地质填图、物化探等工作,对预查区内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绿帘石-绿泥石化大理岩带及裂隙发育地段是寻找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蓝铜矿-闪锌矿的有利地段;含橄榄石角闪辉长辉绿玢岩脉与铜矿化关系密切,是铜多金属矿的主要含矿地质体;茅口组条带状硅质岩、碎裂化灰岩是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83.
豫西崤山老里湾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东部,是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近年新发现的二长花岗岩体。岩体内部已发现多个矿体,为探寻岩体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对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体内部矿化特征研究,揭示其形成机制及成矿作用。全岩Rb-Sr定年结果显示,老里湾岩体的侵位时间是149±11Ma。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表现为高硅、高铝、富碱、低镁的钾玄质、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δ Eu=0.62~0.66,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岩体具有中等含量Sr,低Yb、Y,揭示源区除石榴子石外还有斜长石残留;岩体形成于加厚地壳向正常地壳减薄的环境。岩体内部矿化特征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成矿时代属晚侏罗世,老里湾岩体成矿是豫西地区晚侏罗世成矿事件在崤山东部地区的地质响应。老里湾岩体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找矿前景较好,岩体周边地区应被视为崤山东部重点找矿靶区之一。  相似文献   
684.
八步里沟流域内有4200—4300米,3700—3800米和 3000—3200米三级夷平面,沟口至八角有五级河流阶地。主沟北岸占流域面积的1/3,南岸占2/3。这种沟谷地貌特点经历了约200多万年的发展历史。自然历史上的泥石流比现代规模要大。八步里沟泥石流综合防治工程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和泥石流作斗争的事业结束,效益观测和维修养护工作必须制度化,方能长久运用,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685.
686.
王友谊 《江苏地质》2007,31(4):310-314
小茅山铜铅锌矿迂里矿段位于苏州西部。矿区-400m以上已进入开采阶段,目前正对-400m以下进行探矿,在对现有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地段具有良好的探矿前景,并提出了找矿方向的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687.
中朝地台内部无争议的志留系只有朝鲜半岛平南盆地的谷山组和宝良里组。中朝地台北缘活动陆缘带志留系比较发育,有桃山组、西别河组(至少其大部分)等。李河荣等根据牙形刺将朝鲜半岛太白山盆地的桧洞里组划归志留系,但是从层序、岩石和安太庠修定的牙形刺化石来看,桧洞里组可能不是志留系,而是与中朝地台华北区峰峰组八陡段(或包括部分耀县组)可比的中奥陶世地层。微体古生物学家安太庠和李河荣分别为中国和韩国的牙形学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英年早逝,对东北亚地学研究是一个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88.
湘东南是华南重要的中生代有色金属矿集区。区内,印支期王仙岭岩体与燕山早期千里山岩体紧密相邻,前者成矿差,后者则发育多个大型、超大型矿床。两岩体的地层及构造地质条件相近,都具有W、Sn多金属成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王仙岭岩体内蚀变作用明显比千里山岩体普遍且强烈,W、Sn含量总体上明显高于千里山岩体。千里山岩体边缘有较多岩脉发育,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化强烈;而王仙岭岩体边缘岩脉缺乏,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带以大理岩化为主。基于以上地质、地球化学表现,以及地球化学图解和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确定千里山岩体与王仙岭岩体的成矿差异,主要是由于两者侵位时的构造体制(应力场特征)不同所致:千里山岩体形成于后造山环境下的伸展构造体制,岩浆或岩体中的成矿物质能随流体沿断裂裂隙向周围有效扩散并于局部聚集、沉定而成矿;王仙岭岩体则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下的弱挤压构造体制,侵位时断裂裂隙构造不发育,流体与成矿物质被封闭在岩体内部,因此未发生有效的成矿作用。据此推断,构造体制差异可能是造成湘东南印支期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成矿能力悬殊的关键原因之一。文章最后简单阐述了上述认识对区域找矿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89.
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然而,前期研究主要侧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和北部地区,对盆地中部深层卤水赋存情况所知甚少,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中部一里坪和西台吉乃尔盐湖周边的深层卤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地区深钻获取的深层卤水样,开展水化学及B同位素组成研究,阐明柴中地区深层卤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其成因.分析结果显示,盆地中部深层卤水矿化度较高,为CaCl2型水体.综合各种离子特征系数对研究区深层卤水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盆地中部深层卤水的形成与岩盐溶滤作用以及封闭地层条件下强烈的变质作用有关.同时初步推测B同位素来自于深层地热水.常、微量元素的不同来源反映了深层卤水物质来源的"二元结构"特征.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认识整个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成因机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0.
倪斌 《地质与勘探》2021,57(3):593-602
以2008年和2017年获取的广西贺州市里松-贺县地区的SPOT-5数据和国产GF-2卫星影像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影像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矿山遥感解译标志,辅以野外验证,利用Arc GIS平台动态监测与分析了研究区矿山开发占地情况和矿山地质环境等问题,厘清了里松-贺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研究区内2017年矿山开发占地总计1775.03 h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26%。其中,矿山开采面占地达992.38 hm~2,为矿山开发占地的55.91%。对比2008年和2017年的2期数据解译成果,得出2017年的矿山开发占损土地面积比2008年增长51.10%。(2)研究区的矿山开采引发了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共计121处,面积达133.48 hm~2、开采面占用的土地植被破坏严重、矿山开采也引发了水土和粉尘污染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