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7篇
  免费   1395篇
  国内免费   1582篇
测绘学   864篇
大气科学   1080篇
地球物理   1320篇
地质学   4180篇
海洋学   1542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715篇
自然地理   175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2年   5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观察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线粒体膜电位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B组(茵陈四苓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C组(茵陈四苓颗粒组)、D组(模型组)、E组(复方甘草酸苷组)、F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每组各10只。采用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进行BMSCs的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与存活情况,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肝线粒体的形态与结构、肝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大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较,D组较A组明显升高(P<0.05),B、C、E、F组较D组降低,其中B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F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E、F组肝脏组织病理、线粒体形态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较D组好转。D组Q1-UR/Q1-LR阳性百分比比值显著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预组肝线粒体膜电位稳定,E组相似文献   
952.
目的:研究高脂饲喂ApoE-/-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将28只ApoE-/-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8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16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乙醇损伤组,每组各8只。模型对照组继续进行高脂造模,乙醇损伤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日常饮用25%的乙醇10μl,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连续4周。造模结束后,采用离体灌流装置(Langendorff)对各组心脏进行离体灌流,并对模型对照组小鼠离体心脏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结扎30 min,复灌120 min。检测灌流复灌5 min和10 min时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心肌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乙醛脱氢酶2(ALDH2)的含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对心肌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脂质斑块形成,血管壁可见内膜明显增厚,血管狭窄;缺血再灌注模型ApoE-/-小鼠在结扎LAD前心电图ST段抬高,提示造模成功。小鼠心脏复灌5 min和10 min灌流液中LDH含量及心肌组织中Caspase-3、ALDH2含量,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评分方面,模型对照组、乙醇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乙醇损伤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poE-/-小鼠心肌组织TTC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心肌梗死部位明显增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乙醇损伤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结论:乙醇诱导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Caspase-3、ALDH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53.
城乡过渡带30~150 m尺度的空间,属变化明显的都市基层空间系统。为描述这一地带的空间演变规律,本文以郑州、杭州、北京的建设用地为例展开了多重分形分析。本文依托广义、典型f(a)-a(q)曲线所划分的3个空间演变子系统,以城乡过渡带院落组级—居委会级空间为研究尺度区间,对之进行了空间多重分形特征的量化分析。分析显示,城乡过渡带的空间演变属宏、中观空间影响下的适应性变化,市场驱动色彩显著。总体上,城乡过渡带基层空间的演变较为复杂,并常会在一定尺度内形成典型、广义的空间多重分形特征,及其相应的斑块密度(q值)分布区。且受多种发展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多种空间子系统的演变强度常会不同,其在各尺度上的空间复合也会呈动态变化,进而城乡过渡带空间演变的“情景性”较强。但都市城乡过渡带的基层空间却不存在依中小城市→传统性特大城市→现代化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必然演替过程,其变化更多应与各都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城乡融合的具体情景密切相关。本文根据满足全局性、局域性指标的情况,把多重分形的典型特征分布区拓展到了更广域的特征过渡区及退化区,进而增强了对现实地理空间真实发展状态的非线性描述。  相似文献   
954.
湖泊与水库作为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中国特大、大中型城市最重要的集中型供水源地和最基本的地理单元,兼具供水、防洪、维系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湖泊科学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湖泊科学基础研究对于助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资助的主渠道,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研究领域前沿与热点。经过梳理,1986—2022年间地理科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标题中含“湖”和“水库”的共2347份,对其中的关键词等信息的分析表明:(1)湖泊科学申请书数量增长主要集中在2004—2011年和2018—2022年两个时段。(2)1986—2022年D0105(景观地理与综合自然地理)和D0113(遥感科学)两个二级代码下申请书数量占比分别达25.0%±8.9%和19.8%±5.5%。(3)“鄱阳湖”“太湖”“洞庭湖”“青藏高原”“三峡水库”等研究区出现频次较高,“机制”“湿地”“流域”“遥感”等研究内容与方法热词出现频次较高,这与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平台上热词检索结果大致吻合。(4)在湖泊科学领域提交申请...  相似文献   
955.
本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1992至2022年中有关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477篇核心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得出:(1)地理教学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回落后又出现增长趋势;(2)地理教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区域地理、地理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核心素养;(3)近30年地理教学发展趋于现代化和专业化,地理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方法多元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两点展望:加强地理教学研究机构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重视一线地理教师教学研究,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6.
比较《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要求对今后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语义分析的视角,对两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的语义要素进行了数量统计和内容比较,从整体上分析了课标内容要求的变化对今后教学走向的启发;对两版课程标准在相同学习主题下调整较大的内容要求进行了语义要素的数量统计和内容比较,具体分析课标内容要求的变化对今后教学走向的启发。  相似文献   
957.
:In the contex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 areas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has become a severe obstac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theoretical tool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t areas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the concept of tourism island is of great value in identifying, assessing, and manag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tourist areas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Therefore,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topic in geography,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and analyzing the three interrelated concepts of tourism enclave, tourism bubble, and tourism island,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ourism island types, key characteristics,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impacts, and found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ill has obvious deficiencies 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empirical research, and governance system. Finally,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ree specific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ourism island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and impacts of tourism island should be explored using diversified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a multi-dimensional, multi-level, and multi-process regulatory mechanism should be developed. Overall, this article presen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ourism island to show their results and quality; it also clarified the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laid a foundation for new research works. © 2023, Editorial office of PROGRESS IN GEOGRAPH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58.
文章以1983年以来我国地理学界关于美国地理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样本,综合运用NoteExpress、CiteSpace等工具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理学界有关美国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数量总体较少,2000年之后,研究步伐整体加快;研究力量参差不齐,合作网络总体较为分散;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美比较研究、地缘政治研究、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研究以及城市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脉络演进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部分研究领域缺乏更深入的研究;中美经济贸易研究和技术创新是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59.
湖泊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高原湖泊极易受先天条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和治理好高原湖泊意义重大。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法,利用WOS和CNKI数据库对高原湖泊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了2001—2021年国内外高原湖泊研究的文献量、研究热点和前沿演进趋势。结果表明:国外高原湖泊研究的发文量远远高于我国;我国更重视政府职能管理,而国外更注重数据模型的模拟跟踪;国外的研究一直聚焦于治理技术更新,我国则倾向于根据政策导向来选择研究方向。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亟需制定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长期性政策,提高民众的关注度,加强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60.
居民就医时空特征与空间格局反映了医疗设施的服务能力与布局合理性。本文以厦门岛为例,采用出租车轨迹数据,探讨了居民就医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格局。论文提出了基于道路中心线的研究单元划分方法;提出OD轨迹偏移算法,更精细地提取出三级医院的就医OD数据,改善传统的缓冲区分析法中精确度较低的问题;对居民就医行为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基于就医意向与K-means聚类算法分析了居民的就医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 相对于传统的缓冲区分析,使用OD轨迹偏移算法提取医院的就医OD数据时,不要求OD数据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仅通过偏移OD点坐标即可更加准确与完整地提取就医OD数据,精度提高约30%以上,并适用于所有浮动车轨迹数据;② 居民就医高峰期在7时与14时,休息日日均就医人次为工作日的2倍,当就医出行距离大于1 km时,就医出行人次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少,整体符合韦伯分布函数;③ 居民就医时首要选择中山医院、第一医院或中医院,就医选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反映居民临近就医的习惯,厦门岛西南部区域医疗资源十分充足,居民首要选择的就医最大出行距离在4 km以内,而西北部与东南部区域的居民首要选择的就医出行距离多在10 km左右,医疗资源较为匮乏,亟待加强;④ 厦门岛三级医院的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居民的强就医意向 (Pij>33%)的医院皆为中山医院、第一医院与中医院中的1所,这3所医院的服务范围基本包括整个厦门岛,对居民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居民对其余6所医院的就医意向值在0~33%之间,服务范围基本为医院临近的一些区域,吸引力与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研究结果不仅为挖掘居民就医时空特征提供方法参考,还为后续医疗设施资源空间配置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