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3篇
  免费   805篇
  国内免费   1700篇
测绘学   294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299篇
地质学   6016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15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353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四川木里耳泽岩溶型金矿床形成条件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明华  阳正熙 《地质科学》1995,30(4):363-373
四川本里耳泽金-菱铁矿建造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层中,矿化受古岩溶的严格控制,组成矿石的基本矿物为菱铁矿,金不均匀地分布于菱铁矿矿体内。成矿溶液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成矿过程分为早阶段和中-晚阶段。成矿温度为156-210℃,成矿深度小于1km.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热液呈碱性和弱还原性,贫硫,含中等盐度。矿床形成时的地质构造环境较稳定。这是我国仅见的一种特殊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92.
渤海湾及其邻区地壳温度分布的有限单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下三百米深处的温度与居里面深度分布的资料,利用伽勒金有限元法配合未知边界流量的杂交法,计算了渤海湾邻近的地壳剖面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1)莫氏面上的温度不是常数,最高处可达810℃;(2)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温度与重力梯度带附近而温度较低密度较小的一侧;(3)本区地壳低速层的温度约为600℃,在该层以下,随着温度的增高,介质的弹性模量或粘滞系数显著减少,而泊松比反而增大,故地壳深部的剪应力减小,这说明大陆内部地震大多发生在低速层以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Background: Radiographic signs of Pneumoconiosis found in farming Ladakhi despite absences of mines and industries were believed to be due to exposure to frequent dust storms and domestic fire pollutions. Seasonal Koilonychia (spoon nail) occurring predominantly in farming women in absences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was thought to arise from exposure to water made alkaline by weathering of hornblende minerals. The relation of these health conditions to environmental geohydrochemistry is postulated as the source of irrigation water in the affected population originates from glaciers in trans-Himalaya rang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steep landscape favouring flushing of silica/silicate containing silts. Methods and results: Survey in two central Ladakh villages revealed radiographic evidence of silicosis in all middle aged women and half in middle aged men. In a large-scale study of 3105 subjects aged over 30 years from three villages; 101 (22.5%) of the 449 radiographed showed signs of pneumoconiosis (ILO 1980 criteria) including eggshell calcification of hilar gland 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Indoor dust analyzed using Philips 400T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system attached showed SiO2 levels upto 53.27% with particle size of 0.5 to 5.0 microns and the concentration during cooking period in the worst affected area was 7.495 mg/m^3. Microscopy and histopathology from the subject was characteristic of pneumoconiosis. Analysis of the inorganic dust in the lung showed 40.2% muscovite, 37.3% quartz with the extracted dust wt 147.9 mg/gm of dry tissue. Prevalence of chronic cough with chronic phlegm and percentage of villagers with FEV1/FVC ratio of less than 65% rose with age. Of 70 subjects studied 19 women and 2 men had Koilonychia with incidence being highest in summer. Absence of seasonal Koilonychia in villages fed by water derived from northern mountain range glaciers with mainly igneous geology supports our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94.
扬子与华夏地块间发育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巨型板块缝合带—华南中部复合混杂岩带,由北东向、近东西向、北北东向三组方位的次级韧性剪切带分支、复合成“网格状”构造阵列。对其次级北东向剪切带(进贤—婺源韧性剪切带)进行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发现从剪切带边部至中心,随着剪切程度的逐渐增强,金、铜元素含量逐渐增高,锌元素含量逐渐降低,铅、银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略有降低的趋势;金元素有两个峰值点,一个出现在韧性剪切最强的糜棱岩中,另一个出现在叠加于早期韧性剪切糜棱岩化岩石之上的晚期脆性破裂张性构造角砾岩中,说明韧性剪切及叠加在韧性剪切之上的脆性破裂均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从而为赣东北地区寻找金矿指明了方向,并为金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积累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95.
VSP资料约束地层反滤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地表的低速带和地层滤波作用导致地震信号的能量衰减,地震子波的高频快速衰减,速度频散的子波变形,对地震底层分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层反滤波算法就是为了消除地层对子波的影响,利用VSP中的直达下行波推算出每个地层滤波算子,计算出各个地层滤波算子的反算子,然后利用这些反算子恢复出地表记录中损失掉的高频成分,减弱地层滤波对波形的影响,增加地表记录的频率成分和波形的准确度。分析实际地震资料表明,经过地层反滤波处理后的记录频率成分明显提升,地质构造更加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96.
寸土寸金     
本刊编辑部 《地图》2005,(6):F0005-F0005
今年的10月17日,是令人喜怒参半的一天。这一天,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圆满返航,为人类的太空科学探索立下又一里程碑:同一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国会议员无视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再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前者是对科学与进步的贡献,后者则是对和平与美好的破坏。一进一退,一长一消,昭然天下。  相似文献   
97.
“国际地层表”与GSSP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近年来,“国际地层表”不断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更新,用GSSP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地层表”,使得大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有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在显生宇的96个阶(统)中已有4 6个阶(统)确立了GGSP,其余的有望在2 0 0 8年全部确立。我国已取得了4枚金钉子,即将取得3枚,还有可能再获得4—6枚。根据区域特点,我国已编制了“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并正在开展区域性建阶工作  相似文献   
98.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99.
农都柯火山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系在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带被首次发现,经初步评价达到中型规模。矿床赋存于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中,受北北西向剪切带控制,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基本顺层产出。围岩蚀变强烈,以硅化为主,次为绢云母化和重晶石化。矿石由黄铁矿、闪锌矿、自然金、辉锑铅矿、砷黝铜矿、辉锑矿、辉锑银铅矿、雄黄、雌黄等组成,为典型的低温热液矿物组合。主矿化温度发生在200℃以下,矿化元素除Ag、Au外,As、Sb、Hg也达到或接近工业品位。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的测量,成矿远景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孙中任  赵雪娟  吕长生 《物探与化探》2005,29(3):217-219,236
通过对云山异常区的区域构造、地质条件的了解,以及对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是一处值得关注的异常区,并指出异常区中的磁异常的地质起因极可能为剖析这一异常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