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4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河南卢氏县拐峪绿松石采矿遗址位于伊洛盆地西缘,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原早期绿松石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信息。为判定该古矿产出绿松石的流向,尝试利用热电离质谱仪(TIMS)检测了拐峪古矿绿松石样品的Sr、Pb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秦岭5个主要绿松石矿的相关同位素数据,尝试寻找其产地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拐峪绿松石87Sr/86Sr值相对较高,整体大于0.719 0,高于其他产地,可视为其产地特征之一;采用208Pb/204Pb-207Pb/208Pb联合示踪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相关图解中拐峪绿松石具有独立的数据聚集区,可作为判断其产地证据之一;采用208Pb/204Pb-87Sr/86Sr和207Pb/208Pb-87Sr/86Sr联合示踪,也得到了较好的判别效果,拐峪绿松石与其他产地界线清...  相似文献   
62.
金厂河矽卡岩型铜锌铁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构造带保山地块北部,其展布受地层与褶皱-断层构造系统共同控制。本文对矿区地表外围以及深部坑道出露的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构造变形作用过程,总结构造成矿/控矿规律。研究表明,矿区至少经历五期构造变形过程:第一期SN向正断层为先存导矿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基本空间分布;第二期SN向纵弯褶皱及NE、NW向共轭断层,是成矿期控矿构造,直接控制了成矿流体贯入和聚集沉淀;第三期为NE-SW向断褶带,区域挤压隆升,矿体被改造并抬升至浅部;第四期NW向褶皱与第二期褶皱横跨叠加,形成穹窿构造;第五期为NW向阶梯式左行正断层,破坏矿体连续性。成矿过程中,硅钙面为后生矿床层状就位提供赋存条件,断层是矿液运移聚集的重要通道,背斜核部及西翼是矿体主要容矿空间,断层泥、泥岩层、断层上盘及辉绿岩等不透水层共同组成矿液圈闭。  相似文献   
63.
王基元 《地质与勘探》2021,57(2):254-268
金厂河金铜多金属矿集区是滇西保山-镇康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调查与典型矿床对比,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内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及矿床类型,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矿集区成矿模式及综合找矿模型。研究表明,矿集区成矿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明显,分为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热液-矽卡岩复合型三种矿床类型。地物化综合找矿信息是寻找矿集区金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标志,依据不同矿床类型的最佳找矿方法组合建立了在成因与空间上有一定联系的"金厂河"式、"打厂凹-核桃坪"式、"黑牛凹"式、"黑岩凹"式、"黄家地"式、"山乡"式六种找矿模式,并优选打厂凹-核桃坪、陡崖矿区深部作为寻找"金厂河"式矿床的有利靶区。目前已在打厂凹矿区深部新发现"金厂河"式隐伏矿床,这对该区下步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李秀丽 《地下水》2010,32(5):102-104
在分析子牙河水系海河流域降雨径流的基础上,应用回归统计法,通过优选因子进行预报。西台峪站位于邢台临城县境内,属半干旱、半湿润山丘区,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其河流特性为暴涨暴落。通过优选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因子的选取我们从物理成因和数理统计等各方面来考察各个影响因素,挑选出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并把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探讨了中长期预报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适用性,对计算成果分析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5.
甘肃礼县高崖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炎 《甘肃地质》2010,(1):43-46
高崖峪铅锌矿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铅锌矿,是通过持续的化探异常查证取得的找矿成果。文章在阐述该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郭家沟—高崖峪一带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并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及对比,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6.
利用1∶2万土壤测量、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及激电中梯测量等方法对黑龙江黑河市古金厂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发现Au等11种单元素土壤异常75处、组合异常6处、高磁异常5处和激电异常2处。在综合分析其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物化探异常套合处进行了槽探工程揭露,发现681.5高地金矿体。  相似文献   
67.
系统研究了山西胡家峪南和沟铜矿床深部矿体的原生晕特征。结果表明,矿区深部340~240 m中段矿体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Mn-W-Sn-Ti-Ag)-(Ni-Co-Mo-Pb-Sb-Zn)-(Hg-As-B-Bi-Cu-Au-V),呈现"反分带"特征;地球化学参数a曲线在340~240 m中段的变化趋势为"降→升";原生晕叠加结构显示在3号矿体尾部(290~240 m中段)出现前、尾晕共存。这些现象都反映在240 m中段以下可能存在隐伏矿体。同时,在侧向上,340~240 m中段主成矿元素Cu质量分数由NE向SW方向显著增加,且在240 m中段出现明显Cu异常,推测隐伏矿体分布在已知矿体的SW侧。综合原生晕特征可以推断,在240 m中段92穿脉,3号矿体SW侧应有隐伏的新矿体发育。依据上述认识圈定出了深部矿体的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68.
傲子峪矿泉水产于清东陵东侧采金坑道之中。1994年11月经河北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鉴定,属低钠、锶-偏硅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该泉水量丰富,动态稳定,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9.
确定矿床成因类型是明确找矿方向的主要方法。本文依据矿床的矿物(包括围岩蚀变组合)特征和结构构造特征首次提出通化南部金厂—龙胜一带金矿是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0.
滇西金厂河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保山地块北部,是西南"三江"成矿带内已知的大中型矽卡岩型矿床之一,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重要科研意义。文章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对不同成矿阶段、特别是含子矿物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金厂河矿床S、Pb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金厂河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与演化,探讨矿床的形成机制。对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退化蚀变阶段均一温度为165~335℃,盐度w(NaCleq)为1.1%~9.0%;石英硫化物阶段均一温度为151~266℃,WL型包体盐度w(NaCleq)为1.9%~18.9%,S型包体盐度w(NaCleq)为31.9%~33.5%;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为148~250℃,盐度w(NaCleq)为2.6%~9.9%,各阶段均一温度依次降低,盐度先升高,再降低。拉曼光谱分析显示,流体成分为H2O和极少量N2,新发现了子矿物斑铜矿(Cu5FeS4),流体属H2O-NaCl体系。S、Pb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金厂河矿床各成矿阶段内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状态,矿石硫化物的δ34S值能代表成矿流体的S同位素组成,用来限定其氧化-还原环境,δ34S值为+2.5‰~+11.1‰、均值+5.65‰,硫源为深部幔源岩浆硫和地层硫构成的混合硫;Pb同位素硫化物组成显示,富铀铅、略亏损钍铅,铅源以上地壳铅为主,另含有少量深部壳源乃至幔源岩浆铅,属造山带铅特征,且与S同位素研究成果基本一致。综合研究认为,成矿系统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及流体沸腾作用的发生是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