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85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4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金沙江成矿带是三江地区最重要的构造带之一,也是重要的铜、金矿成矿带。在该构造带上相继发现有羊拉铜矿、鲁春铜矿、拖顶铜矿以及南仁铅锌矿等多个矿床及矿化点,许多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集中于二叠世。从矿床的空间分布来看,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金沙江成矿带的北段。在金沙江成矿带的南段仅见有墨江金矿。针对整个成矿带内各典型矿床的解剖已十分深入,但对南北两段多金属成矿的构造背景的对比  相似文献   
992.
长期以来,人们对成矿作用的认识主要局限和倾向于地壳系统内的循环。随着地壳深部矿床及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陆续发现和开采,人们开始从地幔成矿叠加的思路和深度去分析和认识复杂的矿床成因机制。源于地幔等地球深层次的构造控制影响了地壳上部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地幔流体为成矿提供了最主要的物源(裴荣  相似文献   
993.
岩浆氧逸度是制约Cu、Au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Cu、Au为亲硫元素,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如果S2-大量存在就会导致Cu、Au硫化物过饱和而过早沉淀,不利于残余岩浆中Cu、Au的富集和晚阶段含Cu、Au岩浆流体的形成,因而不利于Cu、Au矿床的形成。高氧逸度条件下,岩浆中的硫绝大多数以SO42-和SO2形式溶解在硅酸盐熔体中,能形成硫化物的S2-含量很低,硫化物  相似文献   
994.
雪峰山西部中生代厚皮逆冲推覆构造样式与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峰山厚皮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由南向北,主构造线走向由北北东向渐变为北东东向,形成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内基底新元古界板溪群大面积出露,这些基底出露的原因和构造方式是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以野外构造解析为基础,结合相关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对雪峰山西部逆冲推覆构造的构造样式与变形序列进行了系统的解析。结果表明,雪峰山构造带从印支期开始发育由南东向北西的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在近地表向南东陡倾,向下逐渐收敛于基底内的滑脱断层之上。基底新元古界板溪群及早古生界均卷入了推覆构造,同时逆冲覆盖于中生代地层之上,形成厚皮构造,并造成了基底板溪群的大面积出露。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瓦屋山水电站大坝趾板地基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重点对趾板地基岩体的结构、风化卸荷及物理力学特征等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对趾板建基面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对趾板地基进行固结灌浆等工程处理,减少了工程开挖量,直接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96.
滑坡体的风险分析是决定坝址比选的控制性因素之一。通过对卡拉水电站田三滑坡体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建立滑坡风险分析模型;利用Bayes优化法以及蒙特卡罗(Monte--Carlo)统计方法确定计算参数;考虑暴雨、蓄水、地震等工况组合,对田三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涌浪以及堵江分析。田三滑坡体风险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滑坡失稳探讨提供借鉴,进而为坝址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大溶溪白钨矿床产于辰山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下震旦统南沱砂岩组热变质晕(带)内,矿体沿南沱砂岩组作层状、似层状及厚大的透镜体状自然延伸,矿床规模为大型,产状稳定.矿体严格受断裂及不整合面的控制,岩体和特定层位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期,由岩体与围岩作用形成的高温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成矿.矿床为与夕卡岩化...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峰沧水铺地区元古代砾岩及其上下层位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及相关样品的锆石U-Pb激光和SIMS年代学研究表明,江南雪峰地区新元古代地层自下到上包括冷家溪群、由林家湾组紫红色砾岩、银珠坝组陆相火山岩(或宝林冲组下部火山岩)构成的沧水铺群、及以横路冲组砂砾岩层开始的板溪群.下伏于银珠坝组陆相火山岩并角度不整合上...  相似文献   
999.
选取与漓渚铁矿成矿关系密切的栅溪和广山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栅溪岩体黑云母花岗岩和广山岩体花岗斑岩代表性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测年工作,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上矿床成矿的时代,讨论了漓渚铁矿的成矿时代。定年结果显示,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为150.1Ma±2.6Ma,而广山岩体经历了多期的岩浆事件,主体成岩时代为147.2Ma±1.7Ma,2个岩体均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区地质特征显示,漓渚铁矿的形成与广山、栅溪岩体成岩期岩浆热液作用关系密切,广山-栅溪岩体的成岩时代即代表了漓渚铁矿矿化的时代,漓渚铁矿矿体主要形成于中侏罗世(约150Ma)。漓渚铁矿成矿时代的精确厘定为邻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陈村水电站坝基丙凝加强帷幕的防渗时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凝是一种曾流行过的化灌材料,形成帷幕体的防渗时效如何过去还很少有报道和研究。本文以陈村水电站为例,根据多年的观测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测试等成果,经过综合分析,指出第7-17坝段丙凝加强帷幕的总体防渗减压效果是显著的且较稳定的。但局部的防渗效果是在衰减。今后,对这种异常部位应加强观测,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