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0篇
  免费   1509篇
  国内免费   2917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1199篇
地球物理   510篇
地质学   10965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75篇
自然地理   55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552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406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414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460篇
  1991年   418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3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多伦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 ,大兴安岭向西南延伸的尾部 ,河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东邻河北围场 ,西接内蒙古正蓝旗 ,南与河北沽源、丰宁相邻 ,北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相接。全县面积 3773km2 。沙梁横贯中部 ,延绵 10多 km ,每年东移 3~5 m,最大移速可达 10 m ,沙丘分布于各个乡镇 ,土地贫瘠 ,沙化严重 ,最近几年沙尘暴出现频繁 ,强度增大。多伦正处于沙尘暴南下、东移进京的必经之路 ,因此阻止其南下、东移已迫在眉睫。所谓沙尘暴 ,是因强风吹起的尘沙使水平能见度在 1.0 km以内的一种天气现象 ,按其强度可分为强、中、弱三种。就其成因…  相似文献   
942.
雾闪停电灾害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节经  顾岩 《山东气象》2001,21(3):49-50
对沈阳地区2001年2月22日发生的严重雾闪停电灾害作了成因分析。指出低空杂质对绝缘瓷瓶的污染是重要原因,过冷水滴雾在瓷瓶上的大量粘附是必要条件,因此冬春过渡季节的2月份是雾闪灾害的多发月。  相似文献   
943.
白银市秋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逢春 《干旱气象》2001,19(1):14-17
利用白银市 4站 1958~ 1996年的秋季降水资料 ,分析了秋旱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 ,白银地区秋季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减少 ,且变率较大 ;80年代以来转入一个相对少雨时段 ,90年代秋旱加剧 ;存在 3、6、8年周期 ;秋旱年白银地区处于纬向环流弱脊前西北气流控制之中 ,且位势高度高 ,冷空气势力弱 ;秋旱与太平洋海温有较好的遥相关关系 ,厄尔尼诺出现年易发生秋旱  相似文献   
944.
利用 EOF分解和 Z指数对广西前汛期 (4~ 6月 )降水进行型态分布及旱涝等级的划分 ,研究旱涝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 ,并对旱涝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西前汛期降水的一致性较好 ;6 0年代和 90年代为旱涝多发年代 ,70年代以涝为主要特征 ,80年代以旱为主要特征。影响广西前汛期降水的环流因子主要有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北半球极涡、印缅槽及副热带高压 ;中低纬太平洋海区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多少的影响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945.
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气溶胶元素成分的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民分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珠峰地区大气气溶胶以Al,Ca,Si,K,Fe等地壳元素为主,地壳元素占总元素浓度的82%以上。S,Pb等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关的污染元素含量很低。元素S浓度为91.64ng.m^-3,元素Pb浓度仅为2.93ng.m^-3,接近于格陵兰地区的浓度,从气富集因子来看,来自地壳成分元素的富集因子要小于北京地区。而As,Pb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气溶胶元素的富集因子也比北京地区低得多。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珠峰地区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46.
对2000年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和造成这种天气气候的主要成因作了详细分析.主要结论为:大兴安岭地区多数台站夏季的平均气温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30 ℃高温日数偏多,初日早、终日晚;极端最高气温未突破历史极值. 造成今年夏季高温酷热天气的主要成因是夏季气温正处于短期气候的变暖趋势里,并处于周期变化中偏高的位相里;极涡偏弱偏向极地和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是造成今年夏季气温异常偏高的最直接的气象因素;强烈的太阳活动和赤道东太平洋上弱的负海温距平也是造成今年夏季气温偏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7.
简述臭氧及其空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臭氧及臭氧空洞成因,警示人类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应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48.
20 0 0年武汉市发生了严重的春夏连旱 ,尤以春旱为甚 ,其旱情之重、旱期之长、经济损失之巨为该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截止当年 5月 2 5日前 ,武汉市江夏、黄陂、蔡甸、新洲、汉南等区共有约 2 1 0 4 公顷农田受到旱灾威胁 ,因旱灾而绝收的农田面积约 2 1 0 3 公顷 ,辖区 90 %的塘堰干涸 ,水库塘堰蓄水仅 3 1 0 8m3 ,为其常年平均值的 1 /3 ,42个乡镇 (农场 )、3 88个行政村约 5 0万人和 1 5万头牲畜饮水一度陷入困难 ,投入抗旱的劳动力达 40多万个。据统计结果 ,2 0 0 0年武汉市春夏连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愈 1 0亿元。因此 ,利用武…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2000-06-02暖切变大暴雨过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量要素场的分析,揭示了该次区域性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950.
2000年秋季,河南省出现了历史少见的继夏季全省异常多雨之后的秋季多(阴)雨.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高由弱到强的变化及贝加尔湖低压的维持,是河南2000年秋季多(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