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6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对澳大利亚的位于海洋过渡带和高纬度的豪特曼群礁复活节岛群上的全新世珊瑚礁进行了海底胶结作用解剖研究。研究表明,该礁像热带珊瑚礁一样,也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海底胶结。胶结物包括高镁方解石的和文石的共7种类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条件,使得海底胶结物中强烈贫文石而富镁方解石(分别占4%和96%),造成镁方解石胶结物中的MgCO3的摩尔含量规律性降低(8.47%-14.29%)。特有的生物组合及其竞争,不仅构成了迎风礁和背风礁的显着岩相差异(前者以藻类粘结岩为主,后者以珊瑚骨架岩占优),并导致海底胶结物在背风礁中的发育强度远大于迎风礁这一与热带珊瑚礁海底胶结物恰好相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92.
在加里福尼亚的萨尔顿地堑区和以色列阿拉瓦裂谷的较新地层中,具杂基支撑结构,胶结疏松的砾岩中的砾石内普遍发育规则的张裂缝系。张裂缝倾角大都很陡,彼此近于平行,且只在砾石内部发育,不切穿基质。  相似文献   
493.
山东半岛东部变质岩中的角闪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94.
孙镇城  杨Fan 《现代地质》1997,11(3):269-274,T002
报导了中国西北晚中新世-第四纪陆相咸化湖泊介形类群中发现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并从生态和古地理的角度论证了它们属于非海侵来源,图示了这些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认为主要受到干燥气候下咸化湖泊环境的控制,中新世以来,喜盐水水生生物九介形类,有孔虫和钙质超微生物等随干旱气候控制的咸化湖不断向东扩展。因此,不能笼弘地把这些生物化石作为海侵证据根据地质学现实主义类比原则,提出中国东剖 第三纪没有在大  相似文献   
495.
应用计算机数字影像学原理,建立了对磷质胶结微细纹层研究的数值化方法,研究了西沙东岛珊瑚砂砾屑灰岩磷质胶结物的胶结结构和微纹层特征,定量地刻画了微条纹的宽度和颜色变化信息。东岛珊瑚砂砾屑灰岩磷质胶结物的形成以沉淀胶结为主,不同时期形成的胶结物微条纹系列,由于受到气候、生态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宽度、明暗度组合;对3个层次磷质胶结物的分析表明,在2900~5700 aBP西沙群岛东岛存在至少3次鸟类和植物的繁盛期;不同时期微纹层的气候、生态记录对比发现,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岛屿海鸟数量的扩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探索岛屿鸟粪磷质胶结物的结构和生态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496.
对北极和巴伦支陆缘海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的研究揭示了几种碳酸钙溶解迹象.碳酸钙含量低与钙质/粘合有孔虫、浮游/底栖有孔虫比值低,存活/死亡有孔虫、溶蚀钙质有孔虫比值高,以及有孔虫露出内层数量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497.
本文研究了《海洋四号》87—88两个航次CC—48和CC(c)—9两岩心的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出7属13种。CC—48岩心自上而下可分为3个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其中组合3和2分别相当于NN2和NN3带;CC(c)—9孔722cm以下的钙质超微化石属于一个组合,大致相当于NN3—4带。两孔所见最老沉积皆为早中新世。同时根据CC(c)—9孔NN3—4带中广泛见有Discoaster exilis化石,认为在该区其地史分布可下延至NN3带(最迟不晚于NN4带)。并结合CaCO_3含量、溶解指数及丰度变化,在早中新世钙质软泥沉积中识别出两个较强的溶蚀期,认为是南极底层水强烈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498.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研究了南海西部308个表层沉积样品中的钙质超微化石,发现除一个样品外,所有样品均含有钙质超微化石,但相对丰度相差悬殊,在0-1725个范围内变化。钙质超微化石在平面上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分区性,可划分为3个区。超微化石组合与南海其它地区超微化石组合面貌相似,由15属23种组成,以Gephyrocapsa oceanica,G.spp.(small),Emiliania huxleyi和Florisphaera profunda为优势种,占90%以上,其中Florisphaera profunda为绝对优势种。本调查区超微化石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重点讨论了水深、陆源物质的稀释作用、碳酸盐的溶解作用以及重力流的沉积作用等因素对超微化石分布的影响,并根据超微化石的分布推断碳酸盐临界补偿深度(CCrD)约为3100m,碳酸盐补偿深度(CCD)大于4300m。  相似文献   
499.
利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中国皱纹盘鲍壳体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皱纹盘鲍壳体矿物成分包括文石、方解石、白云石3种,文石属于主要成分,另两者属于次要组分;从皱纹盘鲍生长的幼体到成体,壳体的矿物组成中文石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方解石的比例逐渐增加,而白云石含量基本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500.
沼泽碳酸盐是盐水从淡到浓的沉积物,具有成土作用的证据,是环海或湖的典型沉积物(Freytet,1973; Freytet 和Plaziat,1982; Alonso-Zarza,2003).如果气候允许,它们能形成在位于海岸平原和潮坪的浅水、富碳、由淡到浓的盐水沼泽中 (Monty和Hardie,1976;Shinn,1983; Platt和Wright,1992).在这些边缘海环境中,沼泽沉积能覆盖数千平方千米,可能伴随发生喀斯特和钙质结壳岩现象(Platt和Wright,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