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456篇
海洋学   6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在拉斯维加斯市区施工有两大挑战,一是城市拥挤,协调费力;二是地层中有一层钙质层,钻进困难。费歇尔公司经过艰苦协调和开挖穿过钙质层克服了困难,取得良好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522.
应用曲永新提出的不规则岩块干燥饱和吸水率判别法和成岩胶结系数指标法,对山西某一煤矿巷道中泥质岩的膨胀性进行综合判定,其属于非膨胀性泥质岩。并对巷道中岩样的矿物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岩石中石英和铁矿的含量较多,且分布极不均匀,所含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石。最后,从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节理面及微节理面的特征以及岩石在受压力时裂隙的扩张情况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泥质岩以脆性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523.
湖北省宜昌硅钙质沉积磷块岩,是难选的中低品位沉积磷块岩,主要磷酸盐矿物为泥晶磷灰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玉髓.从获得高品位精矿、高回收率选矿工艺指标的角度,对含泥量较高的中低品位硅钙质沉积磷块岩,进行选矿工艺研究。确定分级-反浮选(常温)最佳选矿工艺路线为:选矿技术指标为磨矿细度-0.074mm(-200目),含量占67.7%,原矿品位P2O5 25.89%,精矿产率58.61%、品位P2O5 35.22%,回收率80.00%.通过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的论述,旨在向年轻的选矿工作者传达一种工作思路,同时对于选别同类型磷矿的矿山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4.
白垩纪深水古海洋学研究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由于来自钙质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数据的缺乏,其原因在于白垩纪高碳酸盐补偿深度;另一方面在于深水有机质胶结有孔虫示踪古海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深海环境深水胶结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碳酸盐可利用状况、原始生产的输入通量、深水交换、环境波动(深海洋流、浊流和快速沉积事件)和底层沉积类型,因此对于重建深海环境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力。东、西特提斯Campanian Maastrichtian深水底栖有孔虫组合的统计分析揭示出6个生物相,代表着明显不同的沉积环境。包括:深海红色泥岩与矮小深海生物组合(生物相1);红色深海泥灰岩(“Couches Rouges”相),含钙质胶结有孔虫组合(生物相3);深水远洋灰岩(“Scaglia Rossa”相),含易碎的Rhizammina组合(生物相2);绿色灰色半远洋泥灰岩,含适应高输出通量生物组合(生物相4);半远洋泥岩和粉砂岩,含Aschemocella Nothia 组合(生物相5);陆源浊积层序,含“复理石型”Rhabdammina组合(生物相6)。Campanian Maastrichtian红色氧化深水环境动物组合与现今深海类似,而白垩纪贫氧深海环境胶结组合在现今无法找到相类似物。随着古生态信息的增加和数据库的扩展,深水胶结有孔虫有望成为揭示古海洋条件的重要工具,尤?  相似文献   
525.
为探讨乐东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应用铸体薄片、碳氧同位素、包裹体对碳酸盐胶结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斜坡带往凹陷中心,碳酸盐含量由18.0%降至5.0%;其δ13C值分布在-4.78‰~+1.03‰,δ18O值分布在-10.99‰~-6.34‰,Z值分布在111.27~123.59,古海水温度分布在11.36~32.02℃,古盐度分布在3.24%~6.91%;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岩或高钙质砂岩母岩的溶解再沉淀有关,其受控于水介质温度、成岩温度与盐度,由斜坡带往凹陷中心,水介质温度降低、盐度增高,胶结变弱.低含量的早期(铁)方解石与高温热流体溶解高含量早期(铁)方解产生的低或高含量的晚期(铁)白云石区均可发育中渗“甜点”储层.   相似文献   
526.
曹梦  叶剑红 《岩土力学》2019,40(5):1771-1777
钙质砂是一种海洋生物沉积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岩土材料,是我国南海岛礁吹填工程的物源材料。为进一步了解其蠕变特性,采用三轴流变仪对取自中国南海某岛礁的钙质砂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长期蠕变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小于其破坏强度的恒定应力作用下,饱和钙质砂发生衰减蠕变,随时间增加,变形不断增加,但变形速率不断减小,直至变形稳定,所受应力越大则达到变形稳定所需时间越长,且蠕变变形量与所受偏应力正相关、与有效围压反相关。应力-应变与应变-时间均为非线性关系。试验研究发现,可采用幂函数对钙质砂蠕变应变-时间进行数学描述,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蠕变应变与时间、偏应力和有效围压相关的四参数新的蠕变模型,可以对钙质砂的蠕变过程进行较好的数学描述;与经典的Mesri蠕变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数学蠕变模型不需要开展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破坏时的峰值偏应力,减少了试验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27.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配比的水玻璃、石灰+粉煤灰及石灰+粉煤灰+水玻璃的固化盐渍土的微观特征进行检测,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各固化方案的盐渍土固化效果,讨论了强度成因的微观特征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固化土的孔隙特征有较大差异。石灰+粉煤灰固化盐渍土大孔隙减少;石灰+粉煤灰+水玻璃固化盐渍土孔隙总体积减少,但同时有大孔隙生成;水玻璃固化盐渍土孔隙总体增多,但随水玻璃浓度增大,孔隙体积有所减小。石灰+粉煤灰+水玻璃固化盐渍土抗压强度远大于其他固化方案,但是其孔隙结构并不是最优,说明颗粒间的胶结情况对固化效果的影响远大于孔隙特征。  相似文献   
528.
为了研究胶结充填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时空演化规律,利用WAW?300微机电液伺服万能试验系统与DS2系列全信息声发射监测系统,监测了胶结充填体试样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和声发射活动,根据振铃计数率、能率的阶段性特征,将加载过程声发射参数变化规律分为3个阶段:上升期、平静期和活跃期,进而研究声发射参数时空演化规律;并利用振铃计数率、能率参数,结合尖点突变理论,进行胶结充填体破裂预测。研究表明:(1)单轴压缩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属于延性破坏,裂纹贯穿属于剪切贯穿;(2)通过声发射参数演化规律及定位演化特征,分析得出胶结充填体在加载中是由局部破坏向整体失稳演化;(3)运用尖点突变理论进行胶结充填体破裂预测,并构建了破裂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人工矿柱稳定性监测和破裂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9.
西部煤矿冻结建井穿越岩层以白垩系、侏罗系等富水弱胶结地层为主,在温度场和地应力场的耦合作用下冻结壁岩体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冻融过程。以白垩系富水弱胶结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红砂岩冻融过程中受到的温度场与地应力场耦合作用环境,基于力学试验得到白垩系弱胶结红砂岩冻结融化后的力学性质及冻融过程中的地应力对红砂岩力学参数的影响,对白垩系弱胶结红砂岩冻融劣化机理及冻融过程中地应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冻融过程中围压分别设置为0、2、4、6、8 MPa,冻结温度分别设置为?5、?10、?15 ℃,融化温度统一设置为20 ℃。试验结果表明,白垩系弱胶结红砂岩胶结差、强度低,对冻融作用非常敏感,仅经历一次冻融后单轴抗压强度即下降28.39 %;冻融过程中的地应力提高了白垩系弱胶结红砂岩孔隙裂隙的约束能力,使冻结作用可以尽可能地向次级微孔隙发展,随着冻结程度的加深,红砂岩内部冻胀力进一步增加,损伤加剧,故而融化后的力学参数相对于无围压冻融进一步降低。研究结果为西部地区煤矿冻结建井井壁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30.
为深入研究剪切速率对钙质砂强度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对钙质干砂进行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从0.1 mm/min增至2.4 mm/min时钙质砂抗剪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其内摩擦角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临界剪切速率为1.6 mm/min;低法向应力条件下钙质砂试样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更易于呈现剪胀现象,高法向应力条件下剪切速率从0.1 mm/min增长至1.6 mm/min时试样整体剪缩量逐渐减小;当剪切速率继续从1.6 mm/min增长至2.4 mm/min时试样最大剪缩量逐渐增加;不同法向应力水平条件下钙质砂加载速率效应的细观机制不同,较低应力水平条件下钙质砂加载速率效应主要由试样内部颗粒错动、换位、重新排列引起,在较高应力水平条件下钙质砂加载速率效应主要由颗粒破碎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