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臧敬 《地球》2012,(1):140-141
2011年12月17日,达尔问自然求知社鸟兽学院组织召开了《内蒙边境——黄羊的黄泉路》的主题会议。主讲绿野方舟团队从中蒙边境带回最新的黄羊受害调查资料,以《徘徊在地狱与天堂之间的黄羊——我国黄羊种群数量及威胁调查原因》为研究课题,讲述了中蒙边境上黄羊生存现状,与社会各界关注动植物环保的热心人士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2.
《岩土力学》2017,(10):2949-2956
为探究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缓冲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以内蒙古高庙子(GMZ)天然钠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揭示了γ辐照老化作用对高压实天然钠基膨润土样品力学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采用钴源在室温下对该膨润土进行不同累积剂量的辐照作用,分析了辐照前、后膨润土的矿物成分变化,并开展了三轴剪切以及膨胀变形试验。结果表明:γ辐照老化作用引起膨润土部分矿物成分的变化,蒙脱石微观结构稳定性降低并转化为更稳定的硅酸盐和硅铝酸盐矿物;膨润土经过辐照作用后剪切强度有所增长且随辐照剂量增大,矿物成分发生了变化,同等围压下膨润土的剪切峰值强度逐渐提高;随着围压的增大,强度增长的幅度逐渐变缓,辐照剂量对强度的影响减弱,表明围压对膨润土强度的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辐照后蒙脱石的含量减少,膨润土的膨胀变形性能相应减弱,即膨胀力、自由膨胀应变、有荷膨胀应变等指标降低。  相似文献   
53.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震时间序列谱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方法对晋冀蒙交界区1494年至2009年间发生的30个M_S≥5.0地震的时间—震级序列的准周期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区M_S≥5.0地震序列现阶段存在333年的较长稳定周期和77年的中等周期以及11年、8.6年的优势短周期,333年的长周期表明该区5级以上地震高潮期已过,但仍处于地震的较强活跃时段,77年的中等周期表明目前处于5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的低潮期,而11年的短周期显示2010年前后周期峰值达到极大值,表明2010年在77年成组活动的低潮期内有一次小的高潮,而8.6年的短周期显示周期已于2007年达到峰值极大值。相比于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方法不仅能够分辨出地震活动的优势准周期性,而且能够对不同周期在不同时段的活跃程度给出清晰的描述,对当前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的判断相对更准确。  相似文献   
54.
张龙  孙德安  刘月妙 《岩土力学》2016,37(12):3447-3454
对两种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简称GMZ001和GMZ07)在不同初始干密度下进行膨胀力试验、常压力下的膨胀变形试验以及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MZ001的膨胀能力要比GMZ07的大,并且GMZ001比GMZ07更难压实。对饱和后两种膨润土进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后发现,在相同孔隙比下,GMZ07集聚体间孔隙较多,并且GMZ001集聚体的水化程度大于GMZ07。结合土工和微观试验的结果,认为导致两者力学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颗粒粒径大小的差异以及蒙脱石含量的不同。最后利用蒙脱石孔隙比的概念对两种膨润土的浸水膨胀试验结果进行归一化,并对膨润土的膨胀特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5.
中俄蒙哈韩五国"亚洲北-中-东部三维地质结构与成矿作用研究"合作项目第九次工作会议于2011年8月30—9月4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和韩国等国家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56.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聂凤军研究团队在中蒙边境地区地质找矿基础研究获新进展,将研究区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首次圈定了10个金属矿化集中区。蒙古国位于亚洲腹地地区,与中国和俄罗斯毗邻。从大地构造位置上看,中蒙边境地区地处华北、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4大古板块的汇聚地带,是中亚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7.
中蒙边境查夫—甲乌拉地区中生代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蒙边境东段查夫、甲乌拉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以及额仁陶勒盖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初步确定了银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银多金属矿化大多数在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呈脉状和条带状产出,并且与燕山晚期高钾钙-碱性侵入岩脉群和张裂构造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华北—蒙古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碰撞期后大规模伸展构造作用所诱发的岩浆及相关流体活动是导致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尽管上述4处矿床在容矿围岩、几何形态和矿物组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产出环境和形成机理大体相似,均属中硫化型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充填有高钾钙-碱性侵入岩脉的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张裂构造带是寻找银多金属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8.
松辽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形成了石炭纪-二叠纪泛盆地,松辽盆地是在残留的石炭系-二叠系盆地之上形成和演化的,石炭系-二叠系分布面积达7.2×104km2.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二叠系以极低变质岩为主,泥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和丰度较高,剩余生烃潜力普遍较低.盆地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厚度超过1000m,而成熟度低于北部和西部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至今仍具备生烃能力.上覆中生代地层沉积后,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有机质成熟度增幅较大,发生了二次生烃,生烃量巨大并得到有效保存,形成原生和次生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59.
采用偕胺肟化聚丙烯腈/蒙脱土(APAN/MMT)复合纳米吸附材料对海水中的铀进行吸附,考察了吸附条件对APAN/MMT吸附铀量的影响,并对APAN/MMT吸附铀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铀初始浓度、溶液温度较高、采用磁力搅拌吸附方式有利于吸附速率的提高,溶液pH对吸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pH为5时,平衡吸附...  相似文献   
60.
中俄蒙毗邻地区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璐  朱群  周永恒 《地质与资源》2013,22(5):397-402
通过介绍中俄蒙毗邻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区划及区内金、银、铜、铅锌、铁等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归纳总结了该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金属矿床分带特征明显,成矿时期集中于燕山期,成矿作用主要与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拼合-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