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篇
  免费   1109篇
  国内免费   840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07篇
地质学   3217篇
海洋学   68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王茂春 《矿产与地质》1992,6(5):347-351
在研究黔西南表层脱底褶皱地表地质特征和其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认为黔西南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是成岩期后构造作用下的产物,受控于表层脱底褶皱,并提出了金矿远景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2.
榕江断陷形成年代与莲塘海蚀遗迹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年工程钻探剖面及^14C测年资料,对榕江断陷的形成、演变进行讨论,认为该断陷开始形成于35000年前,完成于23000年前,并认为前人所指莲塘、桑浦山南麓的第三、第四两级“海蚀”遗迹(阶地)不是海蚀成因,而可能是风蚀产物。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易永森  周鹤鸣    szlö  Szabadvå  ry  Ernö  Kirå  ly  Andrå  s Simon 《物探与化探》1990,14(6):438-444
1987年10月27日—11月11日中匈地球物理工程者在匈牙利一号铝土矿区的13个钻孔中,使用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物化探研究所研制的JWQ—3型单、双孔电磁波仪进行了试验。铝土矿的围岩为白云岩(石灰岩),矿与围岩的高频电性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初步应用,本方法可在间距为20—30m的铝土矿内的钻孔间探明白云岩体的存在;或在间距为40—60m的白云岩钻孔之间发现较大的铝土矿盲矿体。  相似文献   
997.
根据2012—2015年11月至翌年3月(冬季渔汛)上海某渔业公司在摩洛哥海域的底拖网渔船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频度分析法和渔场重心法对冬季渔汛底拖网作业渔场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洛哥冬季渔汛底拖网作业渔场分布在15.0°—18.0°W、20.0°—26.0°N海域,经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15.5°—16.5°W和17.0°—17.5°W范围内,纬度方向上主要集中在21°—22°N和23°—25°N海域,其产量所占比率在85%以上。渔场重心呈现出规律的分布,基本上分布在1个经纬度范围内。11月份渔场重心分布在16.63°W、23.20°N附近海域;12月—翌年1月份分布在16.53°W、23.03°—23.09°N海域;2月份分布在23.21°N、16.48°W附近海域;3月份分布在23.56°N、16.33°W海域。  相似文献   
998.
李赛赛 《地质与勘探》2016,52(3):524-536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区内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内生矿床丰富,然而仅在局部地表上发现少量的小型岩脉,区内隐伏岩体的预测研究一直是个热点。文章借助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在成岩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特征的系统分析,确定了西大明山地区深部隐伏岩体的大致分布范围和埋藏深度。在区内选定了埋藏较浅的隐伏岩体预测靶区,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高精度的地、物、化等方法圈定隐伏岩体的具体位置,经验证有ZK31901、ZK40004两个钻孔分别在500m和960m以下发现了隐伏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同时在隐伏岩体上部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罗维钨铋矿床。预测靶区验证钻孔成功发现岩体,不仅为相邻地区的隐伏岩体预测工作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而且对西大明山地区成矿系统、矿床成因的研究乃至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北部拉萨地块晚中生代的地壳生长时间和机制存在争论。本文报道了北部拉萨地块的改则亚多侵入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资料。改则亚多侵入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6 Ma),其岩石类型包括二长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轻稀土富集,Nb和重稀土亏损,其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显示了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体岩石样品具有一致的εNd(t)(2.65~1.42)和(~(87)Sr/~(86)Sr)i(0.7045~0.7049)。二长闪长岩、闪长岩由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橄榄岩熔融产生的玄武质岩浆经过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由增厚的新底侵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早白垩世晚期(118~105 Ma),俯冲的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岩石圈板片后撤过程中,诱发软流圈上涌,导致其上覆地幔熔融或其自身发生减压熔融,来自亏损地幔的岛弧岩浆连续底侵加入到北部拉萨地块的地壳或喷出地表,导致了该区在晚中生代的地壳生长。  相似文献   
1000.
顶板高位孔是治理采空区瓦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岩层开分支困难、目标层位的失制、非稳定地层处的纠偏等难题,它有别于煤层定向钻孔施工,阐述了顶板岩层定向卸压瓦斯钻孔施工的关键技术,对顶板定向长钻孔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