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56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安徽桂林郑钨矿床位于江南钨矿带北部,是目前区内唯一储量达到大型的钨矿床。本文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已有成果总结基础上,详细观察了各代表性矿化蚀变样品的岩相学特征,提出该矿床具镁质矽卡岩矿床特征,是桂林郑花岗斑岩熔体与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地层交代的产物。矿石类型可分为靠近岩体(100m)浸染状矿石和远离岩体( 100m)的条带状矿石,分别赋存在接触交代矽卡岩和层控矽卡岩中。桂林郑矿床的矿石矿物为富白钨矿(钙矿-白钨矿系列),可分为三个世代,分别形成于无水矽卡岩阶段(Sch-Ⅰ)和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Sch-Ⅱ和Sch-Ⅲ),辉矿仅在浸染状矿石富白钨矿(Sch-Ⅲ)边部少量发育。不同矿石类型、不同世代富白钨矿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富白钨矿的含量(MoO_3%)在5.75%~71.02%之间,均值为46.00%(n=224),总体具有超常富的特点;从无水矽卡岩阶段到含水矽卡岩-氧化物阶段(早→晚)、从浅部的条带状矿石到深部的浸染状矿石(浅→深),富白钨矿MoO_3含量有降低趋势。桂林郑钨矿床是首个以富白钨矿为主要矿石矿物的-多金属矿床,这一特殊钨矿床的发现深化了矽卡岩钨矿床的成因认识,同时对江南钨矿带内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王瑞廷  冀月飞  成欢  刘凯  张启  李弦  任涛 《现代地质》2021,35(6):1487-1503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在长期找矿实践、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主要受EW向断裂或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与NE向张扭性叠加构造控制,寒武系水沟口组、泥盆系星红铺组与大枫沟组是金的赋矿地层。金矿体呈近EW向大致等间距展布,单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呈透镜状、哑铃状、囊状等,具尖灭再现特征,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厚大、品位较高。区内金矿床类型多为中-低温热液型、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印支—燕山期。夏家店等已知金矿床深部及外围、区域断裂旁侧次级近EW向与NNE向断裂交汇部位、构造转折端、构造虚脱部位等是寻找金矿的有利靶区。铜矿分布于山阳—凤镇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构造热液改造型、隐爆角砾岩型次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矿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赋存于燕山期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矿体产状多受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东西向三级断裂带附近是寻找铜()矿的首选靶区。本次研究建立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总结了找矿标志,通过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系统分析,认为区内找矿潜力巨大,并提出了3片金铜()成矿远景区,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依据大量测试数据,对金堆城地区花岗岩类主要造岩矿物学特征同迁移富集成矿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晶胞条纹长石和正长石以及富重稀土和具明显负铕异常的黑云母是含花岗岩类标型矿物,并且可作为花岗岩类岩石发育地区寻找隐伏矿体的指示性矿物。钾钠长石和斜长石的结构状态和成分不仅可以提供有关花岗岩类成因演化的信息,其矿物本身亦可成为的载体矿物。岩浆期后,强烈的热液蚀变作用可造成钾钠长石和斜长石分解,并且引起的释放,从而形成高品位矿石。  相似文献   
55.
陕西金堆城钼矿床中铁钼华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产于陕西金堆城斑岩矿床的氧化带内,该矿物以往被认为是华。笔者对该矿物进行了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红外光谱以及失重和差热分析的研究,定名为铁华,其分子式为Fe_2(MoO_4)_3·6.8H_2O。同时,将其与国外天然和人工合成的铁华作了对比,确定其是在酸性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次生矿物。它是原生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6.
辉钼矿中钼,硫,铜,钛,硅等元素的X—射线荧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研究了用XRFA法测定辉矿中、硫、铁、钛、硅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通过用粉末压片法,薄样法与基本参数法相结合,克服了样品粒度和基体效应,有效地控制了硫化物变异性的影响。与已研究的XRFA测定铼的方法相配合,形成辉铜矿中主、次与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火花源质谱分析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7.
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北地区产于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中的镍多金属矿床,由于它严格地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矿床具有两套成矿系统等方面,都反映出并非陆源搬运沉积产物,而且有海底喷气作用的特征,其成矿物质来源应与海底喷气作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8.
59.
60.
湘西北地区镍钒多金属矿床赋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木昌组.可划分为两种岩性组合序列,分别赋存镍矿床和钒矿床,并伴生金银矿化,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煤资源,是湘西北有色及贵金属潜在的成矿区域.属沉积型矿床,而成岩化作用使其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