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64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854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2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61.
962.
    
<正>自然重砂测量是利用矿床或含矿岩石中某些矿物在风化、搬运、沉积和富集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于物理性质(硬度、比重、解理等)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残坡积层或水系沉积物(冲积层)中沉积并被鉴定出的密度较大(密度一般大于2.9g/cm~3)、相对硬度高、耐风化的自然矿物进行找矿的一种地质矿物找矿方法。自然重砂可作为指示性矿物,追索原岩产出位置,研究原岩成因,因此具有找矿指示意义。中国自然重砂测量工作是在20世纪50—80年代伴随1:20万(包括部分1:5万)区域地  相似文献   
963.
巴西桑托斯盆地深水区白垩系—新生界的油气绝大部分分布于圣保罗高地,其次分布于盆地陆坡坳陷区。盆地的下白垩统区域性蒸发岩盖层为盐下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保证。根据盆地的构造格局以及烃源岩、储集层和油气分布的特征,划分出两个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和上白垩统含油气系统,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还可划分为盐下和盐上两个成藏组合。划定了含油气系统在盆地中的分布范围。认为圣保罗高地下白垩统盐下Guaratiba群湖相碳酸盐岩层系最有勘探潜力,盆地北部和中部的上白垩统土伦阶Ilhabela段浊积岩和新生界Marambaia组内浊积岩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西南部下白垩统盐上Guaruja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亦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64.
965.
白沙地区位于龙永煤田的北部,区内地质条件复杂,东部大面积出露白垩系上统沙县组,西部出露二叠系中统童子岩组,北部出露奥陶系中上统罗峰溪组及泥盆系上统天瓦栋组。童子岩组含煤岩系含可采煤层5层,局部可采煤层3层,大部分隐伏于深部。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推覆构造发育,主要有印支期的滑脱断层,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断层,推覆构造控制煤系的赋存厚度与形态。应用"红层下"与"老地层推覆体下"找煤理论,认为东部"红层"下、北部"老地层"下具有找煤潜力。  相似文献   
966.
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深化了对中国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提出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建立了赋煤构造单元区划层次结构,系统总结了各赋煤构造区构造单元的煤田构造特征。从煤系变形控制因素角度,揭示了中国煤田构造展布的分区分带特征,把中国煤田构造格局划分为两大构造区域、三大煤系变形带、五大一级赋煤构造单元。提出煤盆地构造类型划分方案,研究了主要聚煤期古构造格局及其对成煤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恢复了煤田构造演化历程。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分类方案,强调构造变形和构造形态对煤系现今赋存状态的控制作用,使构造控煤有了明确的载体。  相似文献   
967.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belongs to Longmenshan foreland uplif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plift evolution of Longmenshan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ault activity model, period and era characteristics of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some goug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fault locations of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SEM was adopted for trace and dissolution micro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ESR was used to test the latest active age.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seismic data,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seismic potential of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model of activity in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is stick slip, with creep characteristics. The faults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periods of activity. The strong acitivity era is the Early Pleistocene-Middle Pleistocene, there were obvious activities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there weren’t any obvious activities in the Pliocene. The latest active ages measured by SEM, ESR, TL range from (1210±121) to (110±10.0) ka. The latest active age and a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with segmen tation, featured with weak activity in the middle segments and strong activity in the north and south segments.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is an active fault belt with certain seismic potential. The earthquakes are distributed zonally along Longquanshan fault belt. However, its activity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Longmenshan fault belt in the western part.  相似文献   
968.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工作需求,完善了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充实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开展了1∶5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研究,建立了76种元素测试方法技术体系,编制出版了世界上首份76元素地球化学图集;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与异常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油气化探方法技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深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并重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与调查的新格局,使中国化探总体上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69.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缺口逐年增大。2013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88亿吨,对外依存度升至58.1%;天然气净进口量53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31.6%。另据BP预测,到203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高达80%和42%。因此,在努力确保国内油气生产平稳增长的同时,需加大我国海外权益油供给量,开辟多种渠道利用海外油气资源,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970.
目前,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项目在京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评审。以此为标志,我国第一次以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及大型变形构造五要素图为基础,深入分析五要素建造构造特征与动力学环境,为全国大地构造综合研究与编图提供准确可靠岩石建造物质组成证据的系列大地构造图,完成编制和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