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68篇
  免费   3812篇
  国内免费   7324篇
测绘学   479篇
大气科学   1670篇
地球物理   1400篇
地质学   28843篇
海洋学   64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721篇
自然地理   1535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731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750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616篇
  2017年   694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547篇
  2013年   1156篇
  2012年   1421篇
  2011年   1524篇
  2010年   1234篇
  2009年   1220篇
  2008年   1189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977篇
  2002年   1012篇
  2001年   1198篇
  2000年   1030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1178篇
  1997年   1141篇
  1996年   1144篇
  1995年   1117篇
  1994年   948篇
  1993年   934篇
  1992年   1200篇
  1991年   1225篇
  1990年   818篇
  1989年   669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3篇
  1975年   7篇
  1946年   13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6篇
  194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41.
新疆阿尔曼太蛇绿岩时代的Nd—Sr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黄萱  金成伟 《岩石学报》1997,13(1):85-91
本文通过测定采自新疆阿尔曼太兔子泉一带蛇绿岩的堆晶辉长岩、辉绿岩和安山玢岩,获得Sm-Nd等时年龄为561±41Ma,εNd(t)=6.1,Rb-Sr等时年龄为392±17Ma,(87Sr/86Sr)i=0.7041,前者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后者为蛇绿岩遭受后期变质作用的时间。札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可能是古亚洲洋向南俯冲引起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942.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卿  冯增昭 《岩石学报》1997,13(1):111-120
华南地区下二叠统的层状硅岩分布较稳定,厚度一般为几十米,含有数量不等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并据此可分为放射虫硅岩、海绵骨针硅岩和贫化石硅岩。化学成分特点和硅氧同位素值,具有生物化学成因硅岩的特征,与火山成因和热水成因的硅岩也有一定联系。层状硅岩的形成明显受断裂控制,硅质生物、上升洋流和水平洋流则是硅质富集、保存和沉淀的主要因素,而海底火山和热水活动的参与也起到一定促进。层状硅岩中有机碳含量丰富,平均0.69%,是潜在的有利烃源岩。  相似文献   
943.
胶东昆嵛山花岗岩的特征、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嵛山花岗岩是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的围岩,在其成因和定位时代上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岩体成因及其与金矿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昆嵛山花岗岩是在中生代由岩浆缓慢冷凝结晶形成的大型复式岩基,并非交代成因。它由垛崮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147Ma)、八门邹家斑状花岗闪长岩(135Ma)、瓦善—水道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及五爪山片麻状含榴二长花岗岩(120Ma)组成,成分具贫铝富碱的特点。岩浆来源于中下地壳中酸性变质火山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其形成温度为650—750℃。岩体经历了韧性和脆性变形作用,不同方向的片麻状构造是岩浆结晶期韧性变形作用的结果。脆性变形形成的断裂和破碎带是本区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花岗岩定位、韧和脆性变形作用与金矿成矿作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4.
微区分析是现代分析技术在地质研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物的微区分析,提供了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的新依据。本文以金银互化物的研究为例,讨论了在不同在因类型矿床中,金-银构成一个连续的类质同象系列,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该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和相应的地球化学场有关,从而为找矿提供了新的地质信息,拓宽了寻找同类伴生元素矿床或发现新类型矿床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5.
晋北晚古生代煤系中的高岭岩,其主要类型和富集层是:(1)本溪组底部的铝土质高岭岩;(2)太原组夹矸高岭岩;(3)山西组夹矸高岭岩。根据不同层位高岭岩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分析了高岭岩可能的源岩性质,并探讨了其成因和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946.
Considerab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in recent years to the study of geothermal history by using spontaneous fission tracks of 238U recorded in minerals.Apatite and zircon were used for fission track study in this paper because apatitie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natural geothermometer(Wang Shicheng et al., 1994) to reveal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rocks based on its low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fission tracks and zirc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osing temperature above 700℃,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erruginous,siliceous slate wall rock at the upper levels of the orebody and Nb-REE-Fe ores from deep tunnels.The age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orebody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fission track characters and their length variations observed in the coexisting apatite and zircon in the same specimen.  相似文献   
947.
There are two grades of network-type texture in metamorphic peridotite from the Kuda ophiolite,Xinjiang,China,The first graduation consists of coarse-grained olivine with plastic deformation fabrics,orthopyroxene and minor clinopyroxene and Cr-spinel.The second graduation consists of small minerals filling among the mineral grains of the first graduation.Four kinds of assemblages containing tremolite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second graduation,which were formed during mantle partial melting and mantle metasomatism of a highly depleted peridotite.  相似文献   
948.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利山金矿床的各项地质特征,并重点就控矿构造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认为NWW向断裂带严格控制了所有金矿体的产出。NNE、NNW向断裂与NWW向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控制了富矿段的产出。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这对该地区的找矿评价和开发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49.
李旭辉 《江西地质》1997,11(3):20-27
金鸡窝银矿床是一个以银为主,兼有铜、铅、锌、硫等的综合矿床,具中型规模。本文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阐述了银的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并对矿床控矿条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0.
金矿化作用伴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在已发现一害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制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在蚀变带内连续捡块采样,分析有关批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对已知矿体及外围异常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