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9篇
  免费   2720篇
  国内免费   4929篇
测绘学   2063篇
大气科学   1137篇
地球物理   1020篇
地质学   14601篇
海洋学   2650篇
天文学   188篇
综合类   1547篇
自然地理   952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602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577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723篇
  2015年   869篇
  2014年   1331篇
  2013年   1096篇
  2012年   1227篇
  2011年   1306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849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723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496篇
  1997年   480篇
  1996年   498篇
  1995年   480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458篇
  1992年   442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铜在海水及以扁藻、轮虫、对虾等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的积累与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各种海洋生物都能直接从海水中吸收铜,铜可沿着海水→扁藻→轮虫→仔虾传递。文章还探讨了本食物链各环节积累铜的主要途径以及影响生物个体铜的累积量的诸因素。  相似文献   
82.
Cu,Cd,Zn和Cr在梭鱼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梭鱼(Mugil so-iuy)同时暴露于Cu,Cd,Zn和Cr时,Cu和Cd在肝脏中积累的速度最快,积累的量也最高,Zn和Cr在其中的积累则比它们低1).为了了解这些重金属在该组织中的积累过程及其机理,我们对上述四种重金属在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包括细胞液中重金属的分子分布,以及这些分布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浙江西沪港重金属铜的配位容量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年6月10~14日在浙江省西沪港采集的海水样品,利用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获得铜在海水中受不同的有机配体控制.不同粒级的铜表观配位容量表明西沪港海水过孔径1.00μm微孔膜的(ACuCC)较高,为144.4nmol/dm3;过0.40和0.20μm滤膜的(ACuCC)分别为103.0和102nmol/dm3;铜的有机配体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在7.25~9.14之间.铜的总量为21.72nmol/dm3.铜全部为稳定溶解态,其中pH2酸溶态占95.0%,强有机结合态占5.0%.溶解态铜中有机结合态占过滤海水中总铜的61.6%.  相似文献   
84.
对虾养殖生态系中有机碳的初步研究本研究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围隔养殖对虾生态系中有机碳的变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溶解有机碳 (DOC)含量波动在 5 .2 99~ 13.39mg/ L之间 ,平均为 8.5 3mg/ L± 2 .2 5 mg/ L;颗粒有机碳 (POC)含量波动在0 .6 5~ 6 .6 3mg/ L之间 ,平均为 3.2 5 mg/ L± 1.76 mg/ L;总有机碳 (TOC)含量波动在 6 .92~ 2 0 .0 2mg/ L之间 ,平均为 11.78mg/ L± 3.82 mg/ L ;其中 DOC∶ POC∶ TOC为 0 .72∶ 0 .2 8∶ 1。各种有机碳组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自然海水中各种有机碳的含量 ;各种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在养殖期间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其变化与 DCOD的变化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使用无机离子交换法研究珠江口水体中铜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测出钢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的pH曲线呈S形,其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是一种新的“台阶”型;从分级离子交换理论求得分级平衡常数K1为5.0,K2为78.1,珠江口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为0.92μm及其条件稳定常数为3.5×107。  相似文献   
86.
~(14)C测年已为海洋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但由于时有不合理取样或在运用数据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和动力因素,因而产生无法使用数据作合理解释的现象。本文试从海洋样品本身和海洋各种营力作用分析各种数据差异的来源,认为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海洋样品~(14)C测年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或使数据解释时得出错误结论.并指出在运用年代结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和各种营力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87.
建立1种新的测定水体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根据铜对过氧化氢氧化弱酸艳蓝(RAWL)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利用固定时间法,测量Cu(Ⅱ)~RAWL—H2O2体系中弱酸艳蓝在λ=626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从而得到铜的含量。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介质为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pH值选为7.20,弱酸艳蓝浓度为40g·L^-1,30%的过氧化氢0.50mL,反应温度为(80.0±0.1)℃,反应时间为20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2ng·mL^-1,检出限是0.0105ng·mL^-1对2ng·mL^-1和8ng·mL^-1铜(Ⅱ)溶液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2.3%。多种离子不干扰铜的测定,将本方法用于自来水,黄河水中铜(Ⅱ)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9.15%和1033o,6.  相似文献   
88.
刘广发  林均民  林枫 《海洋科学》2006,30(11):23-27
以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小珊瑚藻(Corallinapilulifera)中提取出藻红蛋白,其纯度可达A565/A280大于3,得率为0.173g/kg。该藻红蛋白在498nm和565nm处有两处荧光激发峰,为双峰型。荧光发射光谱检测表明藻红蛋白在pH5.0~10.0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中以pH6.0和pH10.0的稳定性最高。该藻红蛋白对光照敏感,光照度800lx照射17h后荧光基本消失。对氧化剂(H2O2)敏感,在9℃以0.1%的H2O2处理24h,荧光基本消失。藻红蛋白不耐高温,80℃处理0.5h,导致蛋白液褪色,荧光消失。  相似文献   
89.
依据黄、东海环流的的动力学模型 ,运用“流速分解法”对黄、东海正压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冬季黄海正压环流主要受风应力影响 ,基本形态为黄海暖流由济州岛西南进入南黄海中部 ,其东西两侧分别为两支向南流动的沿岸流 ;夏季主要受到潮致体力的影响 ,为一逆时针涡旋。东海环流主要是边界力作用驱动的结果 ,东海黑潮、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较稳定。冬季风应力对东海环流表层流场有消弱作用 ,在夏季则有一定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在化学爆炸小当量爆炸兴波问题研究的基础上[5,6],为解决核爆炸大当量问题拟定了核爆炸产物的状态方程;对一些大当量爆炸兴波的典型情况应用MAC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其结果使诸如露底、空心水柱的形成、壁顶越浪之类的现象得到了数值描述;得出了兴波荷载与水深、当量和距离的关系,并提出了工程预报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