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质学   5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黔东锰矿矿集区既是中国锰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级的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位于南华裂谷武陵次级裂谷(Ⅱ级),即武陵山巨型锰矿成矿带中。本文拟从武陵次级裂谷(Ⅱ级)中石阡-松桃-古丈Ⅲ级地堑盆地西段中的黑水溪-杨家湾、李家湾-高地-道坨、大屋、大塘坡和寨英-西溪堡等系列Ⅳ级地堑中的大塘坡组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对比研究,为隐伏锰矿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张遂  沈红钱  袁良军  潘文  谢小峰  谢兴友 《贵州地质》2022,39(4):315-321, 341
在松桃举贤锰矿、寨英锰矿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松桃举贤地区南华系两界河组、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分布特征、岩性及厚度变化规律的系统分析研究,类比普觉(西溪堡)地堑盆地特征,发现在南华纪大塘坡早期,位于南华裂谷盆地(Ⅰ级)、武陵次级裂谷盆地(Ⅱ级)、石阡-松桃-古丈地堑盆地(Ⅲ级)中的举贤地区存在一个隐伏的Ⅳ级地堑盆地,仅盆地的北西边缘局部出露地表,大部分隐伏于地下。预测该盆地展布方向为北东东70°左右,长15 km左右,宽35 km,锰矿资源潜力大,是寻找隐伏大型、超大型锰矿床最有利的地区之一。目前通过首批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已初步证实这一预测。  相似文献   
33.
贵州松桃-湖南吉卫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松 《地质与勘探》2015,51(4):634-645
贵州松桃-湖南吉卫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块和江南隆起带的结合部位,是湘西-鄂西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铅锌赋矿层位主要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藻灰岩,其次为清虚洞组上段白云岩,矿床受到地层和NNE向构造的双重控制,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在麻栗场断裂以西,清虚洞组下段的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在该断裂以东,清虚洞组上段的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等,研究区方铅矿受构造控制作用更为显著。在成矿地质特征、化探异常、控矿因素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该区NNE向麻栗场断裂以西的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藻灰岩为有利的找矿岩性段,嗅脑-杉木冲、下帽山、小平茶一带具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4.
王萍  周琦  杜远生  余文超  徐源  齐靓  袁良军 《地球科学》2016,41(12):2031-2040
黔东松桃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锰矿富集区,其中大塘坡组中黄铁矿δ34S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通过CF-IRSM法对松桃李家湾、道坨、西溪堡矿区菱锰矿样品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征:(1) 样品中黄铁矿普遍具有极高的δ34S值,为47.69‰~66.76‰;(2) 在同一成锰盆地中,水深相对较浅的李家湾矿区黄铁矿δ34S值(47.69‰~59.15‰)明显低于水深相对较深的道坨矿区的δ34S值(53.85‰~62.86‰),且中心相δ34S的值(53.85‰~66.76‰)明显高于过渡相δ34S的值(47.69‰~59.15‰),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表现出明显的深度梯度效应.大塘坡组含锰层位黄铁矿异常高的δ34S值及其明显的深度梯度特征表明,在新元古代Sturtian冰期刚刚结束的间冰期初期,海水硫酸盐浓度极低,海洋呈现显著的分层现象,这一时期深部海洋可能并没有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35.
松桃地区南华纪锰矿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袆  王中群 《贵州地质》2010,27(2):95-99
黔东地区地处扬子板块东南缘与江南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受新元古代Rod inia超大陆裂解作用,在华南形成了新元古代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呈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的断裂系控制了该区南华纪早期菱锰矿沉积盆地的分布。本文就该区锰矿床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简述,最后提出寻找"大塘坡式"锰矿的标志:冷泉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36.
铜仁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特征及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的气候资料,对铜仁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全区各县市1~12月的特吉旺气候舒适度指数。结果表明:铜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3.5~17.6℃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110~1400mm,降水多集中在4~6月;日平均日照时数为2.9h~3.6h;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7%~83%之间,年平均风速在0.8~2.3m/s之间。铜仁地区全年中除7月、8月略显闷热外,其余月份均适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尤其5月、6月、9月、10月是一年中旅游的最佳时节。  相似文献   
37.
利用碧江区1999-2018年的气候资料和2017-2019年的景区游客量资料,对碧江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划分气候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碧江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适宜时段主要分布在3-6月,8月底到11月底,共196天;碧江区年内游客量呈“双峰型”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总体来说,碧江区气候舒适度与天生桥、大明边城、百花渡等三个景区游客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5,0.69。  相似文献   
38.
黔东松桃盘石—盘信地区经受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构造作用的改造,构造变形极为复杂。发育于湘黔两省的北东向慈利—保靖大型断裂为区内铅锌矿的重要导矿构造,为深源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通道,其旁侧发育的一系列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次级断裂常为重要的容矿空间。此外,受构造作用导致的节理裂隙、中小型皱褶尤其是背斜轴部等也是容矿的理想部位。  相似文献   
39.
松桃杨家湾大型锰矿床是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床。该矿床是在上世纪80年代103队松桃黑水溪锰矿床外围找矿预测的基础上,历经5年(2006—2011年)的勘查实践,提交锰矿资源储量逾2 000万吨,结束了黔东地区当时没有大型锰矿床的历史。在对该矿床的矿床特征和构造古地理等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杨家湾锰矿床位于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北东65°70°方向展布的黑水溪-杨家湾狭长带状的Ⅳ级地堑盆地中。结合该矿床矮河溪一带发现有被沥青充填的气泡状构造和渗漏管构造等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构造分布特征,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与松桃大塘坡锰矿床一样,属典型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40.
松桃石塘锰矿床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发现,并在本世纪初评价提交的小型锰矿床。锰矿产于南华系下统大塘坡组第一段(含锰岩系)下部黑色碳质页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倾斜产出,矿体走向长700余米,倾向斜深800 m,矿体厚0. 221. 30 m,平均0. 86 m。本次通过对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运用南华纪锰矿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成矿理论和深部隐伏矿找矿预测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圈定了石塘IV级地堑盆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该盆地呈北东65°左右方向展布,长3 600 m,宽800 1 400 m,在盆地北东东方向尚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