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桂北银山岭花岗岩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距海洋山加里东期花岗岩体约2km,该岩体内部发育有构造蚀变岩型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应用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法,获得银山岭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形成年龄为426.3±4.2Ma (98%可信度,MSWD= 1.0),与其南部海洋山花岗岩岩基形成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江西银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容矿的孔家—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通常被认为属于鹅湖岭组,但时代归属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与银山火山岩伴生的英安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了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1.3±2.1)Ma(MSWD=2.3,n=20),说明银山火山盆地形成于180 Ma左右,为早侏罗世的产物。对以往地质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上鹅湖岭组为晚侏罗世有确切的地质证据,而早侏罗世孔家—银山火山盆地中火山-次火山岩不属于鹅湖岭组,该认识对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及成矿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浙西银山震旦系包括蓝田组和皮园村组。蓝田组主要为一套硅质泥岩+含硅灰岩+硅质粉砂岩的组合地层,是银铅锌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皮园村组为一套浅海相的硅质岩沉积。为了解矿床的形成规律,对震旦系沉积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蓝田组w(SiO2)较低(19.64%~69.43%),"REE较高(36.44×10-6~265.04×10-6),Al/(Al+Fe+Mn)值为0.50~0.67,富含As、Sb、Bi等热水元素;皮园村组w(SiO2)较高(90.12%~95.56%),"REE较低(5.3×10-6~28.29×10-6),Al/(Al+Fe+Mn)值为0.29~0.33,与典型的热水成因硅质岩相似。分析表明:蓝田组含硅沉积岩是碎屑沉积和热水活动的产物,而皮园村组硅质沉积岩主要是热水成因,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古环境的判别表明研究区在蓝田期以大陆边缘沉积为主,在皮园村期海平面上升,以浅海-半深海沉积为主,这种转变很好地解释了蓝田组与皮园村组的成因差异。最后对蓝田期的热水活动和矿化事件进行了探讨,认为银山地区在蓝田期可能存在着3期较强的热水事件,热水事件的发生引发了Cu、Pb、Zn等金属元素初步富集与矿化,对银铅锌矿床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赣东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形成有德兴、银山、乐华等大型矿田;其中,银山多金属矿田可分为两个成矿系列6个矿床。本文在实地考察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活动、矿体地质特征等分析入手,结合同位素测试、包裹体分析等手段,对银山多金属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分异及热液作用,古老地层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次、多成因特征,是典型的多位一体矿田。  相似文献   
35.
银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银山矿床规模不同的矿体、蚀变围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以轻稀土富集型,无Ce异常,强烈的Eu正异常而显著地区别于赋矿围岩。热液蚀变作用造成围岩的稀土总量升高12.1%-52.4%,轻重稀土比值降低,但紧邻矿体的稀土含量则低于原岩。导致围岩稀土总量升高有两个因素:(1)通过热液蚀变作用带入了稀土元素;(2)体系主元素(Si)质量迁移而造成稀土元素出现表观浓缩。其中以前者为主导因素。矿体的接触带及其紧邻处的蚀变围岩的REE含量明显偏低,主要因出现大量石英或石英+硫化物等矿物的显微脉体(脉幅3-8μm)而被稀释,是一种表观亏损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矿体越大,其围岩REE被“稀释”越明显,涉及的范围越大,REE特征可能是一种潜在有效的找矿勘探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36.
刘丛强  凌其聪 《岩石学报》2002,18(1):100-108
对江西银山地区双桥山群绢云母千枚岩及其原岩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它们的地球化学行为十分复杂:热兴蚀变作用并不使REE淋滤降低,反而导致∑REE较其原岩普遍升高,但岩体接触带附近蚀为围岩的∑REE则低于原岩。蚀变岩出现Eu亏损,∑LREE/∑HREE值降低。定量计算显示,∑REE总升幅中有29%-45%是由围岩质量迁移引起的表观浓缩效应,而另外的55%-71%则是流体带入了REE;在绢云母千格岩中娟云母可能是REE的主要寄主矿物相,REE主要以吸附作用的形式固有在矿物的表面或含有可交换电价的晶体结构层(四面体层和八面体层)的层面上;参与蚀为变作用的热液∑LREE/∑HREE值低、Eu强正异常。流体REE的带入可能是造成蚀为围岩较原岩轻重稀土比值降低的主要因素。热液蚀变作用使岩石的Eu被还原成更易活动的Eu^2 而活化迁出,导致蚀变岩的Eu负异常更显著;围岩蚀变作用凌其聪等:低级变质岩在热液蚀为过程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以赣 东银山地区双桥山群为例。  相似文献   
37.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蚀变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西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火山_次火山热液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床九区与铜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英安斑岩和石英斑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蚀变英安斑岩中绢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8.2±1.4)Ma和(179.6±2.9)Ma;蚀变石英斑岩中2件绢云母样品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5.4±1.2)Ma和(175.3±1.1Ma),(176.2±5.1)Ma和(176.6±3.3)Ma。这些数据表明,银山多金属矿床铜金矿化的成矿时代为175~180Ma。该成果的获得对于进一步认识德兴地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银山铜-铅-锌矿接替资源定位预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理论、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介绍了该矿接替资源定位预测实践中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9.
鲁西银山庄地区煌斑岩系统研究程度较低,据此,对其开展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岩石化学组分中SiO2含量为36.91%~47.18%,TiO2含量为0.95%~1.11%,MgO含量为1.13%~4.95%,K2O+Na2O含量为4.37%~6.47%,贫硅富镁,属超基性—基性岩石,为钾玄质碱性煌斑岩,岩石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特征。煌斑岩应为早白垩世区域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华北板块构造拉张、岩石圈减薄环境下,俯冲的陆壳扬子下地壳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银山庄煌斑岩岩脉。  相似文献   
40.
利用热质流体输运动力学模型与石英溶解、沉淀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以及多孔介质的本构关系建立了一个组分浓度、热质输运、反应动力学耦合模型.针对银山多金属矿床成因有关成矿模型,假设银山多金属矿床形成除与浅部次火山岩岩枝的侵入有关外,在其底部可能还存在一个大的隐伏岩体,并模拟了成矿系统的温度场、孔隙流体组分(硅酸)浓度场、流场(流函数)和二氧化硅沉淀量.初步结论是:对于银山多金属矿床这样大型、特大型矿床,一种合理的情况是下部可能存在隐伏的大岩基,其所提供的巨大热能和矿质驱使整个热液成矿系统的长期活动,并使得大矿量聚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