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1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910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阐述了该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矿区的地质构造等特点,通过对矿体特征的论述,总结出其成矿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对下一步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标志,对下一步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红旗岭矿区2号岩体硫化铜镍矿床位于红旗岭矿区Ⅰ岩带上,辉发河深大断裂带北西侧,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断裂构造系统中,并侵位于北兴隆复背斜的轴面核心位置,是Ⅰ岩带上一个较大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发河深大断裂为岩体的形成提供幔源岩浆上升的通道,其主要扮演了一种导矿构造,而在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次级断裂为2号岩体的形成提供了容矿空间,也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同时矿体的富集受岩体岩相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3.
岩帽: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帽是指富硅的、经受了高级泥化和泥化蚀变的斑岩型热液活动/蚀变体系的顶部,在地质环境上位于古地表和浅成中-酸性岩浆侵入体之间,在现今地貌上常表现为突起的块体或山丘,在野外具有醒目、突出的地形特征。许多岩帽构成了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指示标志,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特别是产出于中、新生代岛弧环境中的岩帽,很可能与高或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和次生铜富集带有紧密成因联系。在勘探工作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初级勘查区内进行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勘查时,要特别重视岩帽的识别。  相似文献   
994.
硫同位素研究在喀拉通克岩体的地壳物质混染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块状和浸染状矿石、斑点状和脉状矿石以及围岩中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了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状态,探讨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的同位素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千分偏差δ(34S)为(-1.30~1.84)×10-3,浸染状矿石的δ(34S)为(-2.50~0.85)×10-3,脉状矿石的δ(34S)为(-1.54~3.00)×10-3,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为(-7.8~-3.3)×10-3;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说明硫化物之间基本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地幔,只在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浸染状矿石和岩浆后期热液阶段形成的脉状矿石以及晚期黄铁矿中有少量或局部地壳硫混染的痕迹;地壳硫的加入没有在岩浆源区发生,可能发生在岩浆上升并发生硫化物就地熔离的局部过程中,几乎不对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产生影响;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可能是促使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的中寒武统莫合尔山组沉积地层中发现三条形成于二叠纪末到中三叠世的基性岩床。三条岩床沿沉积岩层面顺层侵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辉绿岩床(厚3m)、辉长岩床(厚20m)和粗玄岩床(厚2.5m)。三条岩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稀土含量高(∑REE=210×10-6~297×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 =13.54~17.96),Eu负异常不明显(δEu=0.97~1.21),Ce稍具正异常(δCe=1.11~1.25)。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Sr)富集,Sr具明显正异常; Ta、Nb和Hf具负异常。低氧化度(0.13~0.40)。三条岩床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浆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但有下陆壳成分混染。三个样品的MgO含量在4%~6%之间,Mg#值在37.6~55.6之间,固结指数SI值位于18.7~29.3之间,反映原始的岩浆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分异作用。粗玄岩床K-Ar年龄为255.2±7.3Ma,辉绿岩床K-Ar年龄为242.8±5.7Ma,辉长岩床Ar-Ar年龄为229.7±3.7Ma。本次岩浆侵入事件发生在南天山洋闭合之后,构造背景为造山后碰撞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东乌旗朝不楞铁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对与朝不楞铁矿床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中粗粒花岗岩进行了SHRIMP定年,获得了(136.9±1.5)Ma的精确年龄。该年龄与成矿年龄(140.7±1.8)Ma(Re-Os)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说明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对该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后认为,该带以燕山期成矿为主。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省黑牛洞铜矿赋存于中元古代变质火山_沉积岩中,含矿变质火山-沉积岩可能形成于扬子地台西缘大陆被动边缘裂谷带,经历了至少2次韧性变形,变质达到角闪岩相〔泥质原岩:十字石+铁铝榴石(蓝晶石),变基性火山岩: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铁铝榴石〕。一方面,经构造动力作用(韧性剪切变形),原矿石经过改造形成韧性剪切带型浸染状矿石或矿化岩(简称剪切型矿石);另一方面,活化、迁移形成的含矿热液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淀积成块状、准块状、角砾状和浸染状等矿石,形成以块状、准块状和角砾状硫化物为主的铜矿床。剪切型矿石的特征为: ① 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与围岩片理的产状基本一致,发育大量剪切条带、石英不对称透镜体和石香肠、不协调褶皱;② 矿物晶体或集合体一般呈他形、透镜状;在平行片理的面(∥AB面,⊥C)上,矿石矿物集合体呈浸染状、斑点状和薄片状;在垂直片理走向的面(∥AC面,⊥B)上,则呈细条状、透镜状,甚至无根钩状,发育S∧C组构,与围岩变形特征相同; ③ 石英动态重结晶颗粒、对称透镜体、布丁、条带和S∧C组构发育,矿石矿物集合体条带、对称透镜体、无根褶皱,以及与活化、迁移有关的溶蚀结构十分发育。研究结果表明,黑牛洞矿区发育的剪切型矿石和非剪切型矿石是同一构造过程的不同变形阶段,在不同的成矿作用和不同的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999.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栾川地区铅锌银矿评价工作,2005年投资350万余元,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据2000年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编的《全国45种矿产资源套改储量表》显示截至1998年底,我国各类银矿保有储量为113.695吨,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