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551.
古利库金(银)矿床中冰长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利库金(银)矿床中冰长石分布普遍,按期产出状态,可分两种:一种为冰长长石与石英一起呈似脉冲,条带-浸染状分布于矿化主期脉状矿体及近矿蚀变围岩中,另一种为冰长石呈浸染状,浸染-网脉状产于蚀变安山岩,英安岩中,冰长石呈菱形,无色透明,二轴晶负光性。  相似文献   
552.
白银矿田找矿的进展与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岩成矿新理论指导下,白银矿田地质找矿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小铁山矿床西段深部及折腰山矿床深部北侧找到了盲矿体。总结其找矿成果,研究不同时期找矿思路及其变化,有利于今后取得找矿工作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553.
粤中长坑金银矿成矿流体N_2-Ar-He示踪体系及来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长坑金银矿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大型贵金属矿床 .较系统的N2 Ar He示踪体系、He和δD δ18O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 ,该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建造水 (或称沉积热卤水 ) ,而不是前人所普遍认为的大气降水 .成矿流体中幔源岩浆水的比例也很低 ,一般不超过 1 0 % .根据成矿流体来源 ,长坑金银矿应属沉积热卤水改造型矿床 .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 ,粤中三洲盆地由于巨厚沉积物的积聚 ,其中建造水受到挤压加温 ,顺层侧向迁移 ,并最终沿盆地边缘缓倾斜的层间断裂向上运移 ,由于温、压下降等原因导致矿质在断裂中沉淀 .  相似文献   
554.
李炎尧 《江苏地质》1999,23(2):84-87
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发育,铅银矿脉(囊)成群集中分布,具有“小、浅、富”的特点,成因为“火山—次火山含气热液”成矿,矿石类型为块状硫化物型。在斜歪背斜北侧,为一构造与火山—次火山复合作用的沉降凹陷区,弱磁异常规模较大,锰矿化发育,可与特富矿脉部位的弱磁异常、锰矿化相类比,可能存在具一定规模的银、铅(铜、锌、硫)矿体。  相似文献   
555.
贾伟光 《地质与资源》1994,3(4):270-277
位于扬子板块南缘的云开地区,中生代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俯冲作用影响,导致强烈的岩浆作用及火山-次火山作用,从而诱发了一系列金银和多金属银矿化及矿床的形成,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多金属金银成矿带,其中中型以上银矿床有10处。本文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分别对大地构造环境、赋矿地层及岩浆岩演化与银矿化的关系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56.
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位于北部的白云(二道沟、三道沟)、荒甸子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位于南部的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杨树、桃源等大型或中小型金矿床,高家堡子、凤银大地、姜家沟等大中型银矿床.前人对该区成岩成矿时代及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控矿构造研究相对薄弱.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云-荒甸子矿区容(含)矿构造为近东-西走向,向南倾,倾角30°左右逆冲断裂带,沿走向延伸近8 km.该逆冲断裂带由主逆冲断层及与其近于平行的若干条逆冲断层组成,宽度可达200 m.主断层面下部地层产状陡,上部缓,明显切层;而上部逆冲断层则以顺层为主.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缓倾部位为矿体富集区域.南部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矿区容矿构造为总体向北倾的缓倾逆冲断层,延伸稳定,在盖县组碎屑岩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硅-钙面上部碎屑岩中形成金矿体,而硅-钙面下部大理岩中则形成铅锌银矿体,不同矿区赋矿层位近于一致.NW走向的尖山子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陡倾断裂,长度超过13 km,并具有多期活动特征.该断裂早期以右行走滑为主,晚期为正断层,在成矿后还有明显活动,可能将白云-荒甸子矿区近东-西向容矿逆冲断裂带向南错移至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一带,最大错断距离达6 km.根据对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赋矿层位的综合分析,结合成矿后断裂活动的改造,提出了白云-荒甸子矿区以南和小佟家堡子金矿-风银大地银矿2个深部成矿有利区及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和桃源村以南2个外围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55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相似文献   
558.
本文通过对全省银矿资料的整理、分析,对全省独立银矿及伴生银矿进行了较系统的成因分类,论述了银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银矿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559.
研究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内蒙古巴林右旗,与后卜河中型铅锌矿相距约20km,同处于Ⅲ6: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Ⅳ62:神山-白音诺铜、铅、锌、铁、铌(钽)成矿带,Ⅴ62-5白音诺尔——碧流台铜、铅、锌成矿带。矿床处在两个燕山期花岗岩体凹陷构造部位,矿床成因为热液充填脉型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560.
浦北县新华铅锌银矿床属花岗岩岩体断裂充填型中低温热液蚀变脉状矿床,矿体产于岩体内NWW、NW向断裂中,几个主矿体深部均未圈闭,其外围存在多处类似构造,且已发现有铅锌矿化等,矿化与岩体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