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0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山西灵丘支家地铅锌银矿床为中生代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热液矿床。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对矿石进行观察,发现矿石发育显示不同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矿物溶蚀结构、硫化物角砾、脉状、环带等结构构造,并分析了这些结构构造对成矿期次的指示意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的S、Fe、Cu、Zn、Pb、Ag、In、Sn、Sb元素含量分布显示早期成矿阶段形成的硫化物较晚期的富Ag、In、Sn、Sb;不同成矿阶段的方铅矿Pb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别。矿石的微观结构构造、硫化物元素组成特征说明该矿区发育两次成矿作用,而且二者间存在构造及热液蚀变的间断,Pb同位素特征则说明两次成矿发生于同一大地构造背景,该认识为该矿成矿模型的建立及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最北端,中俄界河黑龙江南岸,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漠河县。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相似文献   
93.
文章通过对思委银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对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思委银矿属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属断裂构造控矿。通过对该矿区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矿体延深或外围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4.
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沐伦河深大断裂北缘.矿区侵入岩有早期的辉石闪长岩、晚期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矿化与晚期花岗闪长岩密切相关.矿化有脉状和隐爆角砾岩型2种,脉状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隐爆角砾岩筒发育于花岗闪长岩体上部.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3.2±1.5) Ma,指示矿化是晚侏罗世构造应力场由挤压环境转变为伸展环境条件下构造-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206 Pb/204 Pb、207 Pb/204 Pb和208 Pb/204 Pb范围分别集中在18.1605~18.1832、15.5502~15.5534和38.2013~38.2171,平均值分别为18.1705、15.5519、38.2102.铅同位素分布集中,成矿物质来自于深源岩浆,且来源比较单一.δD值分布在-101‰~-110‰,δ18O值介于3.45‰~3.75‰,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测试分析认为边家大院是一中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5.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桥银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东南部,矿床银储量达到中型规模,成矿岩体为分水岭石英闪长岩,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分水岭岩体北东侧奥陶系仑山组、汤山组地层层间裂隙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铜矿、辉银矿、自然银,脉石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组构以自形-他形晶结构、交代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等;许桥银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又可分为三个成矿阶段,即为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的流体演化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地层贡献了部分矿质;成矿温度为中低温(208~259℃),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银多金属矿床,并指明了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6.
紫金山矿田内, 自地表往深部, 发育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英安斑岩、浅成相花岗闪长斑岩、中深成相花岗闪长岩, 构成中酸性火山-侵入岩系列。围绕着紫金山火山机构发育强烈的蚀变矿化, 形成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矿和斑岩型铜(钼)矿床。矿田内各类铜金银矿床存在着密切的时空及物源联系, 它们在时间、空间上连续演化, 都是同源含矿中酸性岩浆在同一成矿背景之下于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含矿热液的物化性质及时空迁移决定了它们在不同地质部位产出不同的矿床类型, 构成与中酸性次火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斑岩铜金银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7.
朱世戎 《矿产与地质》2000,14(5):330-332
对XD银矿床外围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具有极好的寻找银(金)多金属矿前景,认为Ag,Pb是近程指标元素,Zn,As,Sb为远程指标元素,拆离断层及隐伏拆离断层上盘,次火山岩与长城系碎屑岩接触带的Ag多金属异常分布区是今后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8.
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石英砂岩、粉砂岩中 ,矿体受一组北东向的压扭性断层控制而呈似层状、脉状产于断裂带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低温 (平均124~141℃ )、低矿化度的盆地卤水 ,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位于大气降水线附近 ,反映了水 /岩作用程度较低、水 /岩反应时限短 ,流体流动与循环速度较快。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景星组沉积之后的13~16Ma期间断裂作用所产生的断裂渗透性达到最大 ,此期间流体演化的温度也达到125~140℃。断裂作用所产生的高断裂渗透性对周围地层中的流体产生泵吸作用并形成流体流动的断裂引水渠 ,从而导致大量流体在断裂带中快速流动、循环和汇聚成矿  相似文献   
99.
李清地铅锌银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清地铅锌银矿区,是一个勘查多年的老矿区,通过资料的重新开发,按照新的找矿思路,配合有效的勘查方法,发现了新的北西向隐伏Pb、Zn、Ag、Au富厚矿体,取得了找矿实质性进展,使老矿区的找矿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00.
银沙银矿(Silver Sand silver deposit)是玻利维亚锡矿带内新探明的一个超大型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已探明银金属资源量约1万t,平均银品位约120 g/t,并伴有少量铅、锌、铟、镓.银矿化与中新世中酸性侵入岩和次火山岩有关.矿体赋存于白垩系蚀变褪色石英砂岩中的密集构造裂隙带内.成矿作用可以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