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5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1017篇
测绘学   450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421篇
地质学   3029篇
海洋学   493篇
天文学   229篇
综合类   321篇
自然地理   24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Complex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oil-contaminated frozen soil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the influence of the various factors connected with oil pollution on heat transfer in frozen soils was analyzed. And the model of heat transfer in frozen soils was offered.  相似文献   
142.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基于WEB的自动站数据图形化显示的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利用C#语言在.NET框架和公共语言库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模型开发数据库+WEB模式的自动站数据查询及图形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144.
张建东  朱志新 《新疆地质》2004,22(2):160-163
依据英吉沙县卡拉巴西塔克山新发现的牙形石化石,结合所发现的腕足、珊瑚等化石,认为库山河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阶中晚期.其生物群面貌与中国南部同期陆架相(珊瑚一腕足相)地层生物面貌相似.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泥盆一石炭系界线位于库山河组和克里塔克组之间.  相似文献   
145.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库木库里盆地新生代沉积建造、孢粉、阶地热年龄、沉积响应的调查研究,得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渐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一全新世形成的三套磨拉石建造代表青藏高原最强烈的三次隆升作用;自渐新世以来到上新世晚期高原隆升幅度达1500~2000m,更新世、全新世高原隆升了约2500m,46.4Ka.Bp至今高原隆升了约44m;青藏高原的隆升速率由渐新世开始有愈来愈强烈的趋势,预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根据库木库里盆地沉积演化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早中渐新世早期隆升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稳定剥蚀夷平期、早中新世中晚期小幅隆升期、中中新世较稳定剥蚀夷平期、晚中新世振荡隆升期、上新世快速隆升期、更新世一全新世强烈隆升期共七个隆升阶段;并探讨了高原隆升引起的气候干燥、生物灭绝、荒漠化等多种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46.
2000-2002年间,笔者等在进行1∶25万申扎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并测制了一条较完整的(从下奥陶统-上二叠统连续出露)古生代地层剖面,采得大量多门类古生物化石.首次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早奥陶世阿雷尼格阶最底部的笔石化石带代表分子Tetragraptus(Paratetragraptus)approximatus和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珊瑚动物群的重要分子Waagenophyllum indicum var.crassisetatum,Liangshanophyllum streploseptatum等.分别建立了下奥陶统扎扛组和上二叠统木纠错组.不仅完善了该区古生代地层序列,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古生代时期的构造活动和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7.
The sorption of Eu species onto nano-size silica-water interface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r Ph ranges of 1-8.5 and an initial Eu concentration (Ceu) of 2×10-4 M. The sorption rate of Eu was initially low, b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Ph>4. The sorption density of Eu species on a silica surface was ~1.58×10-7 mol/m2 when the dissolved Eu species were completely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t Ph=~5.8. The sorbed Eu species at Ph<6 is aquo Eu3 , which is sorbed onto silica-water interfaces as an outer-sphere complex at Ph<5, but may be sorbed as an inner-sphere bidentate complex at 5相似文献   
148.
众所周知,在外兴安岭以及石勒喀河以东、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量的中外史料文献证明,我国各族人民早就世世代代劳动、生息和繁衍在这块土地上了。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代,黑龙江各族人民就同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密切交往。公元八世纪初,中国唐朝在黑龙江流域正式设立行政机构。唐以最大的部落设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其他各部为州,受都督府统属。十二世纪初,居住在  相似文献   
149.
线阵推扫影像的核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线阵CCD推扫式影像和框幅式中心投影影像的核线理论的对比研究,建立了线阵CCD推扫式影像的核线理论,并探讨了它的基本特性,从而为核线在线阵CCD推扫式影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0.
利用距离为118°-140°的PKIKP和PKiKP波形检验了地球内核最上部 100 km的结构。在赤道地带发现的内核最上部低速层的证据主要位于西经20°至东经 140°。在纬度方向,从南纬35°印度洋下面至北纬60°亚洲的下面可以监测到这一异常。用波形模拟方法可以推断该低速层的最大厚度为40 km,此时波速突变约3%。我们认为,该层可能为新近固结的地核区域,在该区域同时存在活跃的外核成分对流和内核新晶体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