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123篇
海洋学   189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在广西德保铜锡矿床氧带化中发现的绿砷钡铁石,给出了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胞参数等矿物学数据。  相似文献   
82.
生活—饮用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_2O_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ug/g)为:CeO_2、Pr_6O_(11)、Nd_2O_3、Sm_2O_3、Tb_4O_7、Ho_2O_3、Er_2O_3,Tm_2O_3、Lu_2O_30.4,La_2O_3、Gd_2O_3、0.2,Dy_2O_3、Y_2O_30.04,Yb_2O_30.02。6次取样分析,各杂质组分加入量为10ug/g(CeO_2为2ug/g),加入回收率在84%~112%;RSD<13%。方法可用于纯度在99.99%~99.9995%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论晋北石炭二叠系紫色高岭石粘土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中与四号及九号煤伴生的含有机质的软质耐火粘土,即高岭石粘上,俗称紫矸或紫木节。对紫矸的成因过去有两种看法:(1)原生沉积的;(2)后期风化残积“由煤变来的”。笔者认为除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外,还与成岩后生作用中有机酸的淋滤和高岭石的重结晶、有序化等有关,尤其是后期风化表生作用使有机质氧化淋滤去SiO_2形成一水软铝石、褪色、溶蚀多孔、质地疏松,形成今日所见紫色高岭石粘土。  相似文献   
85.
个旧锡矿大马芦层间氧化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个旧锡矿层间氧化矿床品位高、工业利用价值大,加强这类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对于矿山深部及外围的锡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个旧锡矿层间氧化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其矿床成因,并总结出:“背-突式”、“向-断-凹式”、“断-互式”及“断裂式”四种成,矿模式。按这些模式的找矿实践表明,找矿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86.
湿地甲烷氧化是控制湿地甲烷通量的重要因子.本文对湿地甲烷氧化的测定方法与主要控制因子进行了综述.湿地甲烷氧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未添加甲烷氧化抑制剂培养法和添加甲烷氧化抑制剂培养法.湿地甲烷氧化是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湿地甲烷氧化的因子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温度、土壤湿度、底物、pH值等.比较而言,底物的浓度(甲烷和氧化性物质)以及土壤湿度是更为重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7.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吐哈盆地地质概况;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作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说明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8.
龚斌利 《西北铀矿地质》2002,28(2):23-28,49
对吐哈盆地八仙口-白咀山地区新构造形成的地质背景,发育特点,演化关系,与控矿层间氧化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该区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
对甘肃北山地区婆泉盆地水地质、水地球化学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析之后,从基础地质条件、水地质条件、水地球化学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盆地的铀成矿前景,同时通过对比研究,选出了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形成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90.
朱建才  史维浚 《现代地质》2002,16(4):418-422
砂岩型铀矿主要产在层间氧化带的尖灭地段 ,在地表无露头 ,因此有必要对层间氧化带尖灭地段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为了能较为客观地反映铀矿的成矿环境 ,更准确地确定铀矿层间氧化带尖灭地段的位置 ,利用水岩体系Eh pH法在新疆伊犁 5 12砂岩型铀矿床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Eh值在氧化带为高正值 ,在过渡带与还原带为低负值 ;pH值在氧化 还原过渡带接近中性 ;结合水 铀平衡区间图解 ,以水岩体系Eh值作为主要的分带指标 ,可以划分出层间氧化带的 4个分带的Eh值范围 ,从而可以精确地确定层间氧化带尖灭地段即铀矿石带的位置。该方法在国内砂岩型铀矿床中首次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