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131篇
海洋学   192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5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吐哈盆地西南缘层间氧化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按照矿物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其中氧化带又可划分为完全氧化亚带和不完全氧化亚带,各带岩石中的矿物组合特点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特征元素U、Th、∑S、C有机、Se、Mo、Re、CaO、CO2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铀矿体严格受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主要分布在氧化还原过渡带(铀矿石带)和不完全氧化亚带中,呈不规则卷状、板状和透镜状。  相似文献   
992.
叶绿矾族矿物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特殊产物,被认为是硫化物矿床的“标志矿物”,分布在氧化带的上部,并与其他高铁硫酸盐共生。特定的地质环境和矿床类型发育有不同的叶绿矾族矿物。新疆哈密红山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相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形成于中生代,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斑岩铜矿之间过渡的“紫金山式”金铜矿床。其氧化带呈漏斗状产于原生硫化物矿体的上部,延深约50~60m,以硫酸盐矿物为主。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湿法化学和差热分析,在红山氧化带发现了铜叶绿矾、高铁叶绿矾,这两种叶绿矾族矿物均系在中国首次发现。铜叶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B)/%〕H2O30.87,SO336.76,Na2O0.03,Fe2O323.40,CuO6.27,MgO0.01,Al2O30.01,不溶物0.28,CaO0.03,总计97.66;其XRD特征谱线为:6.03(100),7.39(95),9.04(65)。高铁叶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B)/%〕:H2O28.15,SO337.02,K2O3.88,Fe2O327.75,Na2O1.30,MgO1.86,不溶物0.24,总计100.20;其XRD特征谱线为:9.07(100),6.04(89),5.59(50)。红外和热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并对这些硫酸盐热反应机制和相变过程作了解释。目前该类硫酸盐矿物已作为新型环保资源直接制酸用于湿法炼铜。  相似文献   
993.
红铊矿是一种含有有毒元素铊和砷的矿物,在氧化和酸性的介质中很容易被氧化和分解,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红铊矿在表生条件下的氧化溶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铊的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一系列溶解实验,获得如下主要结论:①红铊矿的溶解受温度、氧化剂浓度及氧化剂中阴离子种类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增高;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逐渐降低;对氧化剂中Cl-和SO2-4离子的比较表明,Cl-离子存在更有利于红铊矿的溶解.②高铁浓度(10-3 mol/L)下,红铊矿的溶解速率降低,归因于红铊矿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级的铁硫化合物的膜,阻止了红铊矿进一步溶解.③红铊矿每平方米暴露面积24 h溶解出来的铊总量接近0.01 mg,表明酸性矿水条件下红铊矿的溶解是贵州省兴仁县滥木厂地区铊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自制特殊电极,地电提取法在铅锌矿区作试验研究,已知和未知矿均取得较好效果.从氧化溶解和电化学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铅、锌地电异常的形成机理,并归纳出三种异常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995.
鉴于地表金的淋失贫化,地表取样分析结果远低于工业品位,给金矿的地表评价造成困难.本文建立了金的地表指示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按此公式计算出两个典型矿床氧化带金的淋失率、地表指示性边界品位、指示性平均品位以及半氧化一次生富集带金的富集率.用两个指示性评价指标,在地表圈定矿化地段,可以定量而有效地预测深部矿体.  相似文献   
996.
997.
前苏联在寻找砂岩型铀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找到了一大批工业铀矿床,本文简述了前苏联层间氧化带水成铀矿床不同找矿阶段中采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地浸生产中的地球物理工作,内容包括构造物深、地球物理测井、铀矿放射性条件研究及岩层渗透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8.
999.
水力旋转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试规模的新型水力旋转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利用新型填料的独特构型,增强反应器的传质性能,探讨了接触氧化池对COD、NH+4-N的去除,及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2.5h,气水比为(7~8)∶1,进水COD、NH4+-N浓度分别为130.1~366.5mg/L、11.3~19.2mg/L的条件下,两者的平均去除率为75.9%、65.4%,出水COD、NH4+-N浓度均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气水比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低温下接触氧化池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地下水有机污染控制及就地恢复技术研究进展(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是关于地下水有机污染控制及其就地恢复技术进展概况的第3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渗以应格栅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格栅和生物降解反应格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