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2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149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4483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井头地区隐爆角砾岩主要分布在大井头、归后庄和埠西桥等地,隐爆角砾岩与中生代形成的铜石杂岩体具有成因关系.结合化学分析、微量元素、激电中梯测量资料,分析了该区隐爆角砾岩的金成矿性,确定了归后庄、埠西桥为不成矿隐爆角砾岩,查明大井头隐爆角砾岩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并通过激电中梯测量圈定了一个极具成矿前景的靶区.  相似文献   
992.
东昆仑造山带海德乌拉铀矿床是近些年西北地区最新探明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独立铀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为东昆仑造山带探寻热液型铀矿床提供了指示意义。本文选择与海德乌拉铀矿成矿期相关的透明矿物(粉红色方解石、紫黑色萤石及石英)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开展C- H- O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性质,并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海德乌拉铀矿床成矿期石英中主要为H2O气液两相包裹体,少见CO2- H2O两相包裹体;在粉红色方解石脉、紫黑色萤石脉中流体包裹体均含H2O气液两相包裹体,在粉红色方解石脉中偶见纯液相包裹体,均未见到纯气相及含固相包裹体。成矿期粉红色方解石、紫黑色萤石及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33~187℃(均值163℃)、127~204℃(均值169℃)、183~287℃(均值219℃),盐度范围分别为1. 40%~7. 02%NaCleq(均值3. 65%NaCleq)、0. 53%~3. 06%NaCleq(均值1. 26%NaCleq)、7. 17%~17. 26%NaCleq(均值为11. 46%NaCleq)。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另含少量CO2等。C- H- O同位素实验数据表明,流体中δ13CFluid- V- PDB、δDFluid- V- SMOW、δ18OFluid- V- SMOW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 59‰~1. 00‰、71‰~63‰、0. 03‰~3. 72‰,表明成矿流体并非单一来源,可能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来源。此外,沥青铀矿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流体与围岩的相互反应所引起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加上流体沸腾/CO2去气,最终导致了沥青铀矿等成矿物质发生大规模的卸载与沉淀。  相似文献   
993.
西北地区是中国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最为发育的地区,主要有3个重要成矿期,其地质特点、成矿条件、形成标志等存在明显不同.笔者梳理了 目前诸多学者对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工作,并结合野外实际,发现大陆裂谷是形成巨型-超大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构造背景条件,铁质系列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才可能形成有经济价值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体...  相似文献   
994.
大别造山带北缘西部的一套火山岩及其上的"红层",依据叶肢介、同位素年龄值和较丰富的恐龙蛋和少量介形虫化石,从下而上划分为陈棚组、周家湾组,时代归属早、晚白垩世.陈棚组角度不整合于上侏罗统朱集组或段集组之上,向东与安徽省境内的早白垩世毛坦厂组、白大畈组为相同层位.周家湾组角度不整合于陈棚组之上,含较丰富的恐龙蛋化石,始-古新世李庄群不整合覆于其上.  相似文献   
995.
国际上对于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包括研究其年代学、分布特征、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1~5].人们认为,形成这些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的地质事件对生物灭绝、古气候、古环境演变有明显影响[3,6,7].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岩性火山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沙坨地区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古近纪沙河街组第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巨厚的火山岩,为该区形成火山岩油气藏奠定了成藏条件。由于油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影响着油田生产,因此,经过实验室对不同岩性的火山岩力学性质的试验测试,得到油田生产所需的相关的力学参数及相关的地质信息,为油田勘探、开发及相关的工程设计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粗面岩以张性破裂为主,玄武岩以剪切破裂为主。这对油田研究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及储层天然裂缝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软化系数的较大波动,表现出地下流体对油层岩石的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以碱式硼酸镁(MBH)和环氧树脂(EP)为原料,制备EP/MBH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TG),极限氧指数仪(LOI)和锥形量热仪(CCT)等研究了EP/MBH复合材料的光学透过率、热稳定性和火安全性能。结果表明,1 wt%~10 wt%MBH与EP基体可制得透光性能良好的EP/MBH阻燃复合材料。其中,800~400 nm波长范围内,MBH质量分数为10 wt%的复合材料光学透过率依然超过70%;EP/5MBH复合材料达难燃级别,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烟释放速率峰值(pSPR)、CO释放速率峰值(pCOP)、CO_2释放速率峰值(pCO_2P)以及火灾蔓延指数(FIGRA)分别降低38%、30%、50%、35%和41%。研究结果表明,MBH可明显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绿色能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为制备透明阻燃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狮泉河、古昌、永珠等地区出露的超镁铁岩具有各种典型的蛇绿岩套特征。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带,中间的不连续地区为白垩系所覆盖。该蛇绿岩带是班公-怒江蛇绿岩带的李生分支,是西藏板块内部在中生代中期张开又封闭的残留构造。  相似文献   
999.
1000.
安齐火山岩带的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