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2 毫秒
21.
祁于娜  王磊 《测绘通报》2021,(6):112-116
我国西南山区很多城镇面临着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开展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重庆市武隆区羊角场镇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在确定区域易发性评价因子的基础上,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两种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采用易发性指数并基于ArcGIS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和区划。易发性分区结果与已有的地质灾害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采用的组合赋权法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然后又结合熵值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影响,对地质灾害易发性的量化更加准确与合理。本文的研究思路可为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现场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了灌区土壤中Hg、Cd、Cr、Pb、As、Cu、Zn等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灌区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看,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县所属采样点污染较严重;Hg污染最严重,地质累积指数为1.007~3.117,58%的采样点级别为3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38%的采样点级别为2级,属中度污染;Zn污染程度次之,地质累积指数为-0.407~1.644,71%的采样点级别为1级,属无污染到中污染;Cd污染变异程度最大,地质累积指数为-2.705~3.312,70%的采样点级别0级,属无污染,但个别采样点达到了强污染;Cu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535~0.421,Pb为-1.119~-0.144,Cr为-1.005~-0.458,As为-0.562~0.077,除个别点外这些重金属污染级别皆为0级,属无污染。  相似文献   
23.
古田,著名的红色圣地、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这里革命遗迹众多,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田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地带上的绿色翡翠"。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中国虎园、红豆杉生态园旅游景区,素有"神奇的宝山"、"动植物基因库"之美誉。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匝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冶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以江苏省109个抽样乡镇为例,构建镇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7年镇域综合发展水平,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案例乡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人口规模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随着镇域人口规模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从地理区域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苏中、苏北;从行政类型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全国重点镇、一般镇、乡。镇域增长潜力发挥不足是镇域发展水平的短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镇域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较大。(2)政府财政支出、工业化水平对镇域发展差异有显著影响,而农业现代化、本地市场因素、不同行政类别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驱动案例区镇域发展的显性因素。  相似文献   
25.
韩静  芮旸  杨坤  刘薇  马滕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687-1697
重点镇是小城镇发展的龙头,形成科学合理的重点镇布局对优化中国城市化战略格局有重要意义。论文以2004年和2014年分别公布的1887个和3675个全国重点镇为样本,对其分布及效应的变动特征进行探究,进而在地级尺度对重点镇布局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进行地理探测和局部空间回归。结果表明:① 经增补调整,中国重点镇布局及建设效应的均衡性增强,主要集聚区西移北扩,冷热点的分布突破“胡焕庸线”,经济辐射效应的分化程度减弱,体现出政策因素的有力影响。除县际均衡和区域倾斜政策外,重点镇的分布还受到海拔高度、公路网密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因子的显著作用。② 因子探测器、GWR模型和交互作用探测器的结合能更精准地刻画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方向、路径和强度。中国重点镇的布局不是5个显著性因子均匀、独立、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影响均具空间异质性的各因子两两交互作用后增效的产物。③ 县际均衡政策与其他因子的协同作用是形成现有重点镇分布格局的主导力量;区域倾斜政策的效果总体较好,但目标区域还需更准确。  相似文献   
26.
胡清清  杨晓霞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3-2023040003
地质文化村(镇)是地质文化科普的重要窗口,也是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的进一步评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最邻近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我国50个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地质文化村(镇)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随机分布型;②各省(市、区)地质文化村(镇)数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呈“东多西少”格局;③地质文化村(镇)形成1个高密度核心区、2个次高密度集聚区、1条核心延长带;④影响我国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由特色地质资源、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3个一级指标构成,其中社会经济与人文资源对地质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影响最大且效果显著。在今后地质文化村(镇)的评定建设中,应加强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的建设和申报;适当给予中西部地区地质文化村(镇)评定倾斜;加大地质文化村(镇)宣传力度;充分发掘地质特色及民俗文化,加强地质文化村(镇)与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7.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26-430
以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重点场镇为例,系统调查多营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对城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适宜性分区。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多营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案,并对已完成项目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一村一镇一地图”是全国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计划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基础高清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数据的矫正、叠加,利用Arcmap软件给这些点、线、面数据赋予属性,结合专题信息,选择性地将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内容呈现到一张图上,为今后村镇地图的制作和应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9.
为了增强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管理力度,近年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本着精简、效能、就近分设、方便群众、有利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了乡镇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设立中心所,集中精力抓管理、强服务,切实加强了对基层国土资源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30.
神垕镇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浅山区,在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箕山山脉东南端边缘地带。历史上,神镇曾是我国北方的钧瓷的主产地,因此其瓷器精美而闻名全国,素有"中国钧瓷之都"之美誉。2005年11月,神镇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