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燕山地区宣龙坳陷长龙山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粒度分析及相标志的研究认为,长龙山期海侵范围急剧扩大,形成了一套成熟度较高的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可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两个相区。前者主要发育在长一段,可细分为前滨、临滨两种亚相;后者主要发育在长二段,以滨外陆棚沉积为主。提出了长龙山组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112.
王宝富  李鹏 《四川地质学报》2012,32(3):276-277,285
长龙山铁矿床地质条件、矿床成因较为复杂,传统理论认为是矽卡岩高温热液双交代型矿床.多年来地质工作发现有些地质现象是矽卡岩高温热液交代成矿理论无法解释的,因此认为该矿床可能属其他成因.该矿床是否有可能首先是沉积矿床,后来大规模火山爆发后,在矿体周围发生热液侵入,对矿床进行了热液再造.也就是说,将该矿床定义为沉积—热液变质型矿床,或许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13.
闫吉曾  罗懿 《探矿工程》2012,39(6):31-34
为评价水平井开发镇泾油田长8油藏的经济技术可行性,部署了HH37P1水平井。分析了该井的施工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现场施工中通过优化钻具组合、控制井眼轨迹、调节钻井液性能及配合相应的工程工艺技术,使HH37P1水平井顺利完钻。通过测井资料结合录井显示,采用预置管柱完井方式配合后期压裂改造,初见成效。HH37P1井的成功实施为有效开发镇泾油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4.
安徽省桐城市挂镇(挂车河镇)地区出露郯庐断裂系(北北东-北东向)和大别构造系(近东西向)的韧性剪切带,变质温度分别为400 ℃~450 ℃和600 ℃~700 ℃,均发育镁铁质和长英质构造岩,是研究不同变形条件下岩石中元素活化迁移规律的理想对象。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长英质剪切带在韧性变形过程中,大别构造系体积基本不变,郯庐断裂系体积亏损且随变形程度的增强而增加,镁铁质性剪切带在脆-韧变形过程中体积增加。长英质构造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变异远弱于镁铁质构造岩,长英质构造岩基本继承了原岩的特征而镁铁质构造岩与原岩的差异显著,长英质和镁铁质混合的构造岩主要显示镁铁质组分的迁移规律。长英质构造岩的元素迁移种类和迁移率与变形程度和变质温度正相关,其中体积亏损变形的郯庐断裂系表现为重稀土中等迁出、中稀土几乎未迁移和轻稀土微弱迁入,等体积变形的大别构造系为稀土元素迁入,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的迁移率依次增加。镁铁质构造岩的稀土元素迁移表现为轻稀土强烈迁入和重稀土中等迁出。体积变化不是元素变异的主因,在原岩和矿物蚀变制约的基础上,元素迁移受到岩石流变分异作用和热液渗流作用的双重作用,低温时以渗透流体作用为主,而高温时岩石流变分异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5.
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中晚期(4.5~4.0kaB.P.)酋邦社会的产生是我国史前社会演进过程中一个重要事件,关于其形成机制,学者提出了各种假说或理论,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首先根据考古和历史文献证据,揭示出龙山时代中晚期战争盛行的社会现象,从而支持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战争是史前社会演化主要驱动力理论;然后利用多种自然气候记录恢复了龙山时代气候变化历史,发现龙山时代中晚期,即大约4.5~4.0kaB.P.发生了显著气候变化,其发生时间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酋邦社会产生的时间比较吻合,暗示二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另外结合人口学和社会演进理论,尝试提出另一种可供检验的假说,即认为在主要由于人口增长形成的限制条件下,气候变化作用于一定人口规模之上,引起人口-资源失衡,并进而触发的冲突和战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酋邦社会产生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6.
对冀北承德盆地中生代侏罗纪各地层单位的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研究获得承德盆地九龙山组凝灰岩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63.4Ma±1.1Ma(MSWD=3.3),结合研究区中生代侏罗纪其他地层测年结果,认为九龙山组的时限可能为158~164Ma,属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对应于国际地层表的牛津期—卡洛维期。该组中的凝灰岩具有较高的SiO2、K2O和Al2O3含量,A/CNK=6.31~16.22,反应岩石高钾偏碱性强过铝质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高,REE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明显的Eu和Sr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凝灰岩具有与上地壳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具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18.
范建辉  赵含军  李阿者 《云南地质》2011,30(3):323-325,304
盘龙山铁矿成矿物质在热动力条件下迁移,在区域变质及构造作用下,达到绿片岩相的热动力作用下富集成矿化体,之后经漫长风化淋漓富集,原地堆积形成工业矿体,属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之风化淋漓富集残坡积矿床。  相似文献   
119.
李丁  丑述仁 《地下水》2011,(6):181-184
利用熵值法评价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各乡镇的发展条件,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华县各乡镇的发展条件评价结果,为选取县域重点发展镇提供依据。以渭南市华县14个乡镇作为评价对象,选取与城乡统筹相关的14项指标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县域各乡镇城乡统筹发展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城镇化水平,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口密度、每千人床位数、累计项目投资等因素对其城乡统筹发展影响较大;对华县各乡镇发展条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将华县各乡镇按其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优劣划分成不同的层次,提出各层次乡镇在城乡统筹方面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0.
刘心开  高建国  常河  张浩 《矿物学报》2011,31(3):434-440
彝良一镇雄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一滇黔一铅锌成矿域内,区内已查明矿床(点)89个,探明资源量为68.9万t。利用单元信息量数据的统计结果,建立相应的拟合函数,并对拟合函数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确定,获得了研究区预测资源量定量估算结果,显示该区具有较强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