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754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河南窑场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阳  苏慧敏  秦松  田磊  陈媛 《矿床地质》2009,28(3):321-335
通过对窑场铁矿床围岩和矿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得出本区条带状硅铁建造可能与海相火山沉积物有关,属于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范围,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岩-中酸性杂砂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含矿围岩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20~340 ℃之间,矿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220~300 ℃,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w(NaCleq)为088%~1134%)]、低密度(066~099 g/cm3)特征.由激光拉曼探针分析可知,石英中气液包裹体具有较复杂的气液相成分,显示除水外,还具有较强还原性物质成分的特征峰值,表明整个成矿过程均处于还原环境.窑场铁矿床经历了前期含硅铁沉积物的沉积阶段和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变质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现象,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毛先成 《地质与勘探》2009,45(3):292-298
文章利用AreGIS软件、数字地形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桂西-滇东南地区DEM模型、数字地形特征及锰矿床矿点空间分布,揭示地形地貌特征与锰矿分布的空间关系.文章基于DEM对桂西-滇东南地区的地形因子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与锰矿床矿点的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推断出该地区有利于锰矿床产出分布的数字地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锰矿分布于坡度小、起伏度小、切割微弱地带,这些地带有利于锰矿物的次生氧化富集.  相似文献   
993.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高效快速勘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敏利 《地质与勘探》2009,45(4):417-422
金属镍是我国紧缺资源之一,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红土型镍矿,但是由于国外开采,在矿业政策、技术条件、气候条件上面临很多挑战,实施高效、快速、低成本勘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以印尼苏拉威西岛的一个红土型镍矿勘查区为例,应用高精度磁法勘探,通过分析勘查区磁性特征圈定勘探靶区;对实验室和X-荧光仪分析的样品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将手持X-荧光分析仪成功应用于镍矿体的现场圈定,从而建立了红土型镍矿的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勘查模式.  相似文献   
994.
环渤海地区铁矿资源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华北地质》2009,32(4):273-283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铁矿资源重要产地、铁矿石主要开采区和中国钢铁生产的重要分布区。区内铁矿查明资源储量297.15亿吨,占中国总查明资源储量48.95%。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查明资源储量达235.25亿吨,占环渤海地区铁矿查明资源储量79.16%。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其中以BIF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8%,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02%。本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8.06%。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4.84%和6.90%。区内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BIF型铁矿床,其次是接触交代型铁矿床。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对其它类型,如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铁矿等,进行地质找矿。本区铁矿有较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995.
470铀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70铀钼矿床产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之内的中生代红山子火山塌陷盆地中,由多个小矿床、矿点组成。各矿床(点)受火山盆地的环形断裂R、F2控制,铀钼矿体多为叠加矿体,少数独立存在。铀钼矿化与流纹斑岩的空间展布关系密切。热液蚀变从高温到低温均有发育,铀成矿温度为250~270℃,钼成矿温度为308-394℃。铀成矿年龄为150-160Ma,钼成矿年龄为120-130Ma。该矿床是在燕山早期岩浆期后热液铀矿化的基础上,经后期含钼热液叠加作用而形成的复成因铀钼矿床。  相似文献   
996.
凯勒克赛依铁矿床是新疆阿尔泰唯一的小型镜铁矿床,赋存于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近矿围岩为白云母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具有块状、条带状、条纹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镜铁矿(TFeO=87349%~88988%,TiO2=0~1042%,Al2O3=0036%~0256%),矿化具有沉积特征。近矿围岩镜铁矿白云母石英片岩锆石LA MC ICP MS U Pb谐和年龄为(3756 ± 06)Ma,限定成矿时代在376 Ma左右,即中泥盆世成矿,是阿尔泰为数不多的中泥盆世成矿作用的产物。同时也厘定含矿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属中—晚泥盆世阿勒泰镇组,不是前人认为的早泥盆世康布铁堡组。  相似文献   
997.
高通岭钼矿床位于海南岛中部的早白垩世—晚白垩世高通岭岩体中,是一个小型热液脉型钼矿床。作者对赋矿围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观察、LA-ICP-MS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赋矿围岩矿物组合为钾长石(45%~60%)、石英(20%~30%)、斜长石(10%~20%)及黑云母(10%~15%);矿石矿物以辉钼矿为主,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次为蚀变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型和碎裂岩型;高通岭岩体中的锆石,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显示其岩浆成因;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06U/238Pb加权平均年龄为(102.5±1.8)Ma,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 349~0.282 663,εHf(t)为-12.8~-1.7,二阶段地壳模式年龄(TCDM)为1976~1271 Ma,峰值为1450~1400 Ma,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高通岭岩体的陆壳源区属性。地表取样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GTL-03和GTL-04)具有较低Ce~(4+)/Ce~(3+)比值(160左右),反映了较低氧逸度,钻孔取样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具有较高Ce~(4+)/Ce~(3+)比值(平均值377)。高通岭岩体总体上氧逸度较低,暗示其大规模成矿潜力较低。  相似文献   
998.
红石岗北岩体是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704队于2014年新发现的,产于东天山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内。岩体地表主要岩性为闪长岩、角闪辉长岩和橄榄辉长岩,硫化物主要由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组成。为准确评价岩体深部找矿潜力,本文在对该岩体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矿物晶体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基础上,结合其地球物理特征,将其与东天山已知典型铜镍矿床进行了系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岗北岩体锆石U-Pb谐和年龄为276.1±5.4Ma,表明其形成于早二叠世。橄榄石Fo值为69.9~72.6,属贵橄榄石,Ni含量变化范围为101×10~(-6)~1326×10~(-6);单斜辉石主要为顽透辉石—透辉石;斜方辉石主要为古铜辉石。MgO与SiO_2、CaO和Al_2O_3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与FeO~T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上,所有样品均呈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型,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Sr、Ba),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样品(~(87)Sr/~(86)Sr)_i=0.70342~0.70349,ε_(Nd)(t)=+7.51~+8.25(t=276Ma),Sr、Nd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母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约5%的地壳物质混染。与东天山地区已知典型铜镍矿床相比,红石岗北岩体中橄榄石Fo值及主量元素含量明显偏低,且变化范围较小,但其形成时代、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和同化混染程度均相似,表明红石岗北岩体与黄山东、黄山等矿床的岩浆源区性质、构造背景、母岩浆成分及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暗示红石岗北岩体深部应存在超镁铁质岩石。红石岗北岩体地表磁异常、剩余重力异常和视电阻率均与东天山已知铜镍矿床具有相似性,表明其深部可能存在赋矿的超镁铁质岩体。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红石岗北岩体深部具有较大的铜镍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9.
玢岩型铁硫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与隐伏闪长玢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探讨玢岩型铁硫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硫矿床赋矿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在对钻孔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赋矿闪长玢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赋矿闪长玢岩具有中高硅含量,高钾富碱,低钛,高铝,富集Sr、K、Rb、Th、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Zr、Hf等高场强元素,属于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结合Sr-Nd同位素特征,推测岩浆源区可能为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与同化混染共同影响岩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南任铁矿床位于莱州-安丘铁成矿带西北部,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多争议。矿区内地层广布,构造、岩浆岩不发育。铁矿体呈透镜状产于滹沱纪粉子山群小宋组的底部层位,无穿插或交代围岩现象;围岩蚀变以蛇纹石化、绿泥石化为主,愈近矿体矿化蚀变愈强。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绿泥石。矿石的结构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岩矿石稀土元素含量表明磁铁矿主要为火山深成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部分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磁铁矿化学成分特征也反映了这一点,综合认为其成因可能属海相火山岩型之火山岩浆-热液和火山沉积复合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莱州-安丘铁成矿带上不同成因铁矿床的分布规律,为今后该地区铁矿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