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78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5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以深圳都市茗荟花园(二期)基坑为工程背景,对超大直径圆环撑软土深基坑支护桩侧向变形、地面沉降、支撑轴力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基坑变形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基坑变形与开挖深度、软土厚度的关系,得出下列结论:(1)支护结构的最大变形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大,基坑开挖至坑底后,整体变形最大位置位于基坑两侧长边中部采用圆环支撑部位。(2)咬合桩+刚度较大的超大直径环形钢筋砼撑结构应用于软土深基坑中在变形控制及减小基坑工程对周边变形影响等方面均非常有效。(3)随着基坑向下不断开挖,三种方式所反映出的支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均逐渐增加,但变化幅度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62.
通过圆形基坑实例,推导单个环形支撑的水平刚度系数,提出了圆环支撑刚度系数的简易计算公式,利用其解析解作为支护结构单元计算刚度输入的初始数据,并通过启明星BSC计算软件及迈达斯GTS-NX三维有限元软件计算出的位移和内力及基坑开挖后实测的位移和内力对环撑水平刚度进行反推,并与解析解对比。结果表明:解析解计算出的环撑水平刚度系数较反推计算结果偏大。根据对比分析,对环撑水平刚度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能基本与反推结果吻合,可为今后类似圆形深基坑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3.
为了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下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局部抗震性能,针对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进行局部抗震性试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分析,构建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地震模拟振动台,分别输入0.4g、0.5g、0.6g的地震时地面运动加速度,测试不同深基坑施工阶段和插入比地下连续墙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研究不同地震烈度对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的影响。通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获取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位移以及加速度响应,实现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局部抗震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与深基坑开挖深度、插入比和地震烈度有关。其中,深基坑开挖深度和地震烈度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反比,而插入比与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稳定性成正比,且能够有效提高高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承压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664.
为研究在昆明市河湖相软土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以昆明市某地铁站深基坑的工程实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监测数据,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全过程整体的数值模拟分析,对比数值模拟结果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相比,两者结果差值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运用具有可行性;地连墙顶竖向位移和墙顶附近土体沉降受基坑坑底软土隆起的因素影响较大;各监测点变形均小于控制值;基坑周边土体沉降和地连墙体变形符合基坑开挖变形规律,验证了基坑设计支护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昆明河湖相软土地区基坑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65.
以北京通州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基坑开挖卸荷、基坑锚杆施工、基底CFG桩和抗拔桩施工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围护结构及基坑周边地表随着基坑的开挖、围护锚索和基坑内工程桩的施工出现典型的先上浮后沉降的趋势,应力重新分布现象明显。具体表现为基坑开挖卸荷初期引发围护结构及基坑周边地表上浮,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在基坑侧向位移和基坑锚索竖向分力作用下,围护结构及基坑周边地表开始下沉;在基坑槽底施工CFG桩和抗拔桩削弱了护坡桩嵌固区被动土压力,基坑降水导致土体有效应力增加,产生附加固结沉降,在基坑地下水渗流的联合作用下,围护结构及基坑周边地表呈现二次加速下沉;基坑开挖和基础桩施工对桩顶水平位移和锚索轴力影响较小。根据分析结果,建议类似基坑增加嵌固深度、调整被动土压力区打桩顺序,将有利于围护结构及基坑周边环境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666.
饱和软黄土是一种有别于湿陷性黄土、饱和压密黄土的特殊地层。为分析敞开式降水对富含饱和软黄土地层深基坑变形影响,选取西安地区某典型深基坑为剖析对象,分析降水前、后土层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探讨降水前、后饱和软黄土地层的粘结强度,对比研究降水前、后对深基坑变形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研究成果可在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粘结强度提升和变形控制方面为富含饱和软黄土地层深基坑设计参数选取时提供参考,为类似项目积累地区经验。  相似文献   
667.
兰州地区为典型的两山夹一川的河谷盆地地貌,区内浅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部为新近系风化基岩。介绍了兰州地区土岩组合地层的基本分布情况及地下水分布规律,并根据下部风化基岩的胶结程度、透水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等特征,将土岩组合地层分为两类,一类系上部为松散堆积地层、下部为弱透水—中等透水性砂岩,二类系上部为松散堆积地层、下部为不透水性砂岩。针对两类不同的土岩组合地层,归纳总结了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系统的选型,给出了两类土岩组合地层中深基坑设计的典型案例,可为同类地层深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8.
香榭兰庭项目基坑深为7.5~10.7 m,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新客站片区,属于三级阶地,为典型的膨胀土地区。结合成都地区对水平位移的要求,重点采用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避免设置内支撑,施工进度显著提高,为后序施工提供方便。介绍了单排悬臂桩与双排悬臂桩+桩间网喷设计与应用,结合基坑开挖工程中监测数据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对同类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9.
以某建筑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土钉墙在基坑深度大、土岩组合地层、坑壁陡峭条件下的设计应用,并采用智能监测云平台实现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推送。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支护结构设计合理,边坡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各项变形指标均小于变形控制值。本项目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智能化监测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