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829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55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垂线分布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表明,潮泵效应在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输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含沙量垂线分布的潮周期变化反映悬沙与床沙之间存在双向交换。据此讨论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沙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欧洲罗纳河和中国几条主要河流悬浮物的矿物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正  张经 《海洋与湖沼》1994,25(3):319-327
于1989年5月-1990年4月间在罗纳下游按月采集悬浮物样品,并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其中的矿物学组成,结果表明,石英,长石,方解石是碎屑矿物的主要成分,在粘土中伊利石,绿石及高岭石是常见的矿物,这种矿物学组成特点与流域盆地中占主体的花岗岩与碳酸盐岩风化相适应;同中国的黄河,长江及大辽河相比较,发现它在矿物组合方面比较相似,尽管河流之在矿物绝对含量上会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情况表明,流域盆地的风化特点  相似文献   
993.
沈志良 《海洋科学》2002,26(12):10-10
30多年来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赤潮频繁发生 ,特别近年来 ,长江口春、夏季多次发生1000km2以上的原甲藻赤潮 ,这与长江氮的输送密切相关。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76020,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KZ952_S1_421和国家专项SX(97)_11_4资助 ,在长江流域从金沙江至河口干流和主要支流设20个断面进行长江N输送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N的输送主要有如下特征 :(1)长江干流枯、丰期各种形式N的输送中 ,以NO3_N、DIN、TDN和TN规律性最好 ,从上游至河口通量逐渐增加 ,NH4…  相似文献   
994.
黄河、长江和珠江三角洲近代沉积物的沉积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蓝先洪 《台湾海峡》1995,14(1):44-50
黄河、长江和珠江是我国直接入海的三条最大河流,流域面积之和占我国直接入海主要河流流域面积的90%。三大河三角洲近代沉积物的沉积化学特点是:黄河三角洲CaO含量高,而A12O3、TiO2和有机质含量均较低;长江三角洲的MgO、MnO含量略高;珠江三角洲的Fe2O3、TiO3含量高,CaO含量低。这种沉积化学特征的差别,是由于沉积化学成分受地带性的生物气候及河口地球化学环境制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长江干流江苏段地处长江下游河口地区,全线位于感潮河段,沿程水位既受上游长江径流、外海潮位、台风的影响,也受到工情变化、支流入汇等影响。长江江苏段现行洪潮设计水位是按《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中确定的无台风影响水位实施。近年来,由于上游水、沙、工情条件变化,开展上游大通径流、风暴潮、区间入汇等对沿程洪潮水位的影响研究十分必要。建立大通至长江口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外海风暴潮模型,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长江干流江苏段沿程洪潮设计水位变化。研究成果表明:南京河段水位主要受上游径流影响;江阴以下主要受外海潮汐及风暴潮的影响;南京至江阴段则受上游径流、外海潮汐、风暴潮三者的共同作用影响。外海天文大潮、风暴潮"两碰头"和上游大径流、外海天文大潮与风暴潮"三碰头"引起的沿程增水值呈驼峰分布,最大值分别发生在江阴和天生港附近,最大增幅1.65 m。研究结果已为长江江苏段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6.
长江径流变化对南港盐水入侵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长江大通站长系列流量资料,按不同频率把枯季流量划分为丰,平,枯,特枯四类,并与吴淞,高桥氯化物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南港河段每年受到盐水入侵的影响,但入侵强度各年相差甚远,主要受控于径流量的丰竭,三峡工作兴建后对长江口咸潮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建议水库调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相似文献   
997.
长江、黄河水沙特征初步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黄河为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也是世界上很有特色的大河。其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从南、北两边向东流经我国三大地貌类型区,分别流入东海和渤海,流域面积广阔,携带了巨量的水、沙和营养盐类,在河口地区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其邻近海域则形成了高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环境。因此,两大河流的年径流量、输沙量及其变化对长江、黄河三角洲区和邻近海域的地质地貌特征与生态环境等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且是我国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条件、下垫面物质组成、流域地质地貌特征、河流入海口位置、海区自然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使两大河的水沙特征在入海口的造陆速率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长江和黄河水沙物质输运及其变化特征,作者选取距长江口门624km,潮区界附近的大通站作为长江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黄河则选用下游利津站作为黄河干流水沙变化特征的代表,将其水沙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研究该地区陆海相互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徐维祥  张凌燕  刘程军  杨蕾  黄明均 《地理科学》2017,37(11):1659-1667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长江经济带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比较稳定,长三角城市群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99.
邓金运  范少英 《地理学报》2017,72(9):1645-1654
鄱阳湖与长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着江湖水沙交换,对整个区域的水资源、防洪、航运、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能量的观点,在从新的角度解释鄱阳湖和长江相互作用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江湖相互作用的表征指标—能差Fe,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湖作用关系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Fe值整体呈现增加趋势,说明长江作用减弱,鄱阳湖作用不断增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对江湖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削弱了长江作用。从年内变化来看,由于三峡水库的调节,枯水期长江作用略有增强,汛末长江作用减弱较大。江湖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湖区旱涝灾害的产生,当五河来流较大且长江顶托作用明显时,易发生洪涝;当五河来流较小但又对长江有明显的补水作用时,易发生旱情,三峡水库蓄水使湖区9-10月更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黄河河口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对长江口、黄河口以及废黄河口现代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长江沉积物中具明显奇偶优势的高碳数正构烷烃以及 C2 9甾烷的相对含量较高 ,Pr/Ph值较大 ,受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明显 ;黄河低碳数正构烷烃和 C2 7甾烷的相对含量较高 ,Pr/Ph值较小 ,受陆生高等植物的影响较弱。甾烷、萜烷的成熟度指数显示长江高于黄河、现代黄河高于废黄河。这些差异主要受流域环境背景和流域内人文过程两大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