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本项目深入分析淡化海水成为北方沿海"第二水源"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建立客观估算淡化海水成本的指标体。淡水边际成本分析以区域现有供水能力为基础,分析每新增单位供水能力的增量成本,系统比较长距离引水  相似文献   
52.
电力隧道超大直径顶管施工扰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顶管工程在经济方面的优势以及控制周围环境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顶管扰动特性方面的研究多数限于中小顶管,未考虑超大直径顶管的特殊性。对上海世博电力电缆隧道顶管施工进行了现场监测,并主要分析了水-土压力变化曲线,测试结果反映了超大直径顶管顶进5阶段的扰动特性。工程经验表明,超大直径长距离顶进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有3个:泥浆套作用、开挖面控制和姿态动态调整。最后对泥浆套在顶管中的形成过程以及扰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泥浆套在注入、泥膜形成以及整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具备填充、支承、隔阻、润滑等作用。  相似文献   
53.
管幕预筑隧道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永索  张可能  黄常波  李钟  邓美龙 《岩土力学》2011,32(12):3701-3707
沈阳地铁2号线某暗挖车站是国内首个采用管幕预筑法施工的地下工程,对该工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监测,并建立了修正的Peck模型对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管幕预筑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2)管幕预筑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表现为整体下沉特点,沉降值与地下结构基础的沉降值基本相等,控制管幕预筑隧道结构的墙脚下沉可以有效控制地表的沉降;(3)管幕预筑法隧道施工预先施作的地下永久结构对隧道围岩的约束作用明显,砂土地层中地层损失率为0.000 5%~0.002 0%,沉降槽宽度系数为0.5;(4)管幕预筑法建造地下空间,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常规施工方法小得多,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该施工方法适用于修筑中心城区软土地层中地下交通枢纽工程及下穿交通干线的隧道工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4.
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在顶管作业中,由于会对周围地层产生附加推力、引起土体损失,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地层变形,如地表沉降、地袁水平变形等。本文分别利用经验公式和综合各种因素的Mindin积分求解来计算和分析地层变形,重点考虑正面附加推力、摩擦力和土体损失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岩土钻凿工程》2012,(5):54-54
由中铁上海局市政公司承建的上海白龙港南线东段SST2.6标项目,于近日顺利完成双线并排顶进1900米的施工任务,创造了4米直径顶管顶进距离的世界纪录,为超大直径超长距离顶管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6.
《岩土钻凿工程》2012,(3):30-30
福州建新一先农220kV线路工程是福建省福州市2011年架空高压线缆化改造重点工程之一,缆化管道φ3200mm是目前福建省内最大缆化管道,全长5600余米,敷设地段多种地层,地质条件复杂。该标段#10-#11顶管段424m(下水顶),#10工作井管顶覆土9.6m,#11接收井管顶覆土13.4m。  相似文献   
57.
顶管施工中的风险控制决定着施工的成败。本文以厦门110kV东莲线(兰东线)西郭片区缆化工程横穿仙岳路E—D段Ф3000mm电力隧道顶管工程为具体工程案例对大直径曲线顶管施工中风险源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施工过程采取的相应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措施,为今后的顶管工程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道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直径50mm通讯光缆-直径3000mm混凝土管道,采用非开挖安装各种管道都变得很普遍。同时,鉴于非开挖技术综合效益优越性、环境友好型施工特点,也逐渐被工程建设方、社会所接受和认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是非开挖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在城市市政设施建设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技术进行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已经在国内大量城市取得应用,但是,采用泥水平衡顶管在岩层中铺设直径达2000mm埋深在5m电力管道,在国内为数不多,在福建厦门地区也是尚属首次。通过在工程施工中对设备、施工工艺的摸索和改进,最后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成功铺设建设方所要求的电力管道。本工程将为在福建地区采用预管技术铺设大口径长距离、曲线管道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9.
K.  Shou  J.  Yen  M.  Li  胡成超译 《岩土钻凿工程》2011,(2):82-90
润滑剂普遍应用于项管工程中,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和长距离顶管中。使用润滑剂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管土之间的摩擦力,但是定量地确定这两者之间的真实接触情况是十分困难的。测量管-土相互作用的新型技术目前仍然很少并有待进一步发展,所以只能利用间接手段测定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测量方法的应用基于对工程的定性评价。本研究应用一种简单的试验方法来测定台湾地区最常用的润滑剂的摩擦特性,这些摩擦特性可以用于顶力的估算和直线与曲线顶管中管-土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对顶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顶力的减小与摩擦系数的减小密切相关,并且润滑剂在曲线顶管中的作用比在直线顶管中略大。此外,对台中科技园中400m长直线顶管工程的研究显示由经验公式得到的顶力估算值比实际要大,这表明由超挖造成的管土之间接触面积的减小对砂砾石地层中顶管施工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60.
Thom  Kalkman  Paul  Seitz  Dave  Bennet  Dave  Mathy  Tim  Tekippe  胡成超译 《岩土钻凿工程》2011,(2):91-95
A号管线是一条内径为96英寸的无压式污水截流管道,它的投入使用将会淘汰康科德城的一个主泵站,而这个泵站目前的旱季平均抽运水量为每天1000万加仑。新管线的修建通过了各种场地条件,包括市立高尔夫球场、繁华商业区中拥挤的城市街道以及泥土修筑的胡桃河防洪渠道的地下区域。污水截流管线和接头管线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敷设,包括采用土压平衡盾构(EPBM)开挖技术和微型隧道掘进(MTBM)技术(870英尺长的内径为72英寸的管线)进行顶管施工(3,050英尺长的内径为96英寸的管线),以及采用传统的明挖法横穿胡桃河防洪渠道(540英尺长的内径为48英寸的双平行管线)。A号无压截流管线项目取得了一些独特的关键成就。它们是:EPBM安装:采用EPBM施工法进行设计和施工促进了顶进长度极限的增长。数量有限的管盖表明对径向超挖的控制是工程成功的关键。由于有限的管盖,在地下和地表分别设置了监测点对管道沿线的沉降进行检测。设计并修建中继站(ITs)和工作井以便能施加较大的推力。等级纠正:当将第二个内径为72英寸的微管隧道掘进机安装在错误的等级(相差2.8英尺)时遇到了一个关键的施工难题。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对激光制导系统的设置相差了10倍。选择的纠正方法是在采用湿密度为40磅且28天养护单轴抗压强度为300磅每平方英寸的多孔混凝土回填产生的空隙的同时,将整个内径为72英寸的1KCP(钢筋混凝土管道)拔出。以每天40英尺的速度将内径为72英寸的管道拔出,这为采用水泥浆进行修复以避免任何地下倒塌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一旦将管道全部拔出,承包商就在多孔混凝土中进行隧道开挖并将管道成功安装到正确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