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3篇
  免费   1250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测绘学   387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737篇
地质学   5884篇
海洋学   571篇
天文学   167篇
综合类   484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5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粘土矿物在油田保护中的潜在危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系统分析了储层中常见粘土矿物的结构、构造及其性质、描述了这些粘土矿物在储层中的产出状态,论述了它们在多种油田改造措施中造成储层伤害的共性与特殊性,详细分析了各自的伤害机理,并提出了油田储层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2.
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的稳定同位系和流体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荣才  陈洪德 《地球科学》1997,22(4):424-428
对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的碳,氧,锶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不同溶蚀强度,结构,成分的岩淀岩和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异,演化规律明显受水-岩反应过程中的水/岩比,流体性质,同位素来源和相对丰度,以及不同条件下同位素分馏平衡效应控制,并可作为判别储层形成过程中流体性质和古水文条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3.
利用自生伊利石K—Ar定年分析烃类进入储集层的时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飞宇  张水昌 《地质论评》1997,43(5):540-546
烃类流体注入储层聚集成藏导致储层中自生矿物形成的抑或中止,成岩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分析提供了成岩矿物形成的准确时间,成岩事件年代学研究可用于定量分析油气藏形成时间。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流动的富钾孔隙不介质环境下才能形成,烃类流体注入储层后伊利石形成便会中止,因此,烃类流体进入储层时间不可能早于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54.
岗山头一带含霓石碱长花岗岩分布在胶南造山带的南段,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晓期在引张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该花岗岩含有霓石、钠闪石、微斜长石、钠长石等碱性矿物;K2O和Na2O的含量为8.4%-9.6%,H2O+少于0.16%,具有富碱,贫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5.
贵州西部六盘水地区天然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王国司 《贵州地质》1997,14(4):337-345
六盘水地区的13个含煤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主要集于煤岩及致密砂岩之中;发育两套大的生储盖结合;而多各圈闭类型并存;保存条件较好,综合上述特征分析评价表明:亦资孔、格木底、岩脚盆地为I类天然气远景区;六枝,郎岱盆地为Ⅱ类天然气远景区;其余8个盆地为Ⅲ类天然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6.
江西武山侵入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点、成矿温度及同位素组成等方面讨论矿床的成矿特征,指出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体不仅空间上紧密共生,且成因上也有关,为浸入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矿床与火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着完全不同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57.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刘波  王英华 《沉积学报》1997,15(1):25-30
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UF1)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峰峰组顶部(UF2)的两个不整合面是控制华北早古生代与古岩溶有关的区域性储层形成及展布的关键性面。UF1F2原被认为分别代表了短期或长期的基底构造隆升,但是,基于新的证据,我们认为二者受控于不同成因机制,因而与之相关的储层预侧也应有所不同。UF原被解释为是板块南部基底上翘的结果,但层序地层分析却支持其海平面变动成因解释。海面下降会通过切蚀水平岩层产生一个倾向盆地的卡斯特侵蚀斜面。UF1从西北仅蚀亮甲山组到东南下切至下寒武统顶部。因此,与之相关的储层亦从西北至东南发育于相应层位内。在空间上,有利区域性储层主要分布于强烈混合带白去化并有随后轻度淡水淋滤的华北地区中心地带。UF2由全球性构造事件形成。这一构造运动导致板块内部下弯及相应的边缘上凸,在下凹的华北中心地带保存了较新的地层(峰峰组),而在凸起区这些新地层却被天水侵蚀殆尽。与UF2有关的潜在区域性储层趋于分布在边缘抬升区,特别是峰峰组分布的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58.
2003年6月17日和7月10日,先后在四川省西昌市和西昌-昭觉间发生2次ML4 8级强有感地震.对于这2次地震,我们曾作了较好的中期和短期预测.但是对于6月17日发生的第一次ML4 8级地震,未能做出临震预测;对于第二次地震,则在7月1日向上级填报的周会商表中作了明确的临震预测,7月10日,在西昌-昭觉间发生了ML4.8级地震.根据西昌地震遥测台网各子台的P波初动求解震源机制,结合地震所处的地质构造以及现场烈度考察圈定出的结果分析,认为这二次地震是由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凉山断裂所围成的凉山小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朱燕 《内陆地震》2004,18(2):162-168
通过分析、比较1996--2003年喀什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新疆伽师及附近地区发生的多次6级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特征,发现在这几组地震活动过程中喀什地震台的地磁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特征,说明与地震破裂特征有更深层次的相关性,且地磁响应比异常和总强度差值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台站周围小范围的震源区介质电性结构的变化。巴楚-伽师6.8级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并不十分突出,有别于1996—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前地磁异常量较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了古交矿区8号煤在不加催化剂和加催化剂两种条件下的实验室热解脱硫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加催化剂时,升温速度为5~10℃/min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大于40%;当在原煤中添加催化剂AlCl3和NH4Cl时,有较好的脱硫作用,焦炭中灰分也没有明显提高,而当添加催化剂CuCl2和CaO时,不能脱除煤中硫。并据此提出了建议脱硫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