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湖泊作为一种蓄水单元,尤其是大型过水性湖泊,是一种典型的平原型水库,在功能上与山谷型水库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地形构造,使得入湖洪水过程与入库洪水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防洪安全设计研究中,山谷型水库关注的多是坝址洪水,即总的入库洪水过程,而对于湖泊来说,还需要关注各个分区的入湖洪水过程对湖区洪水演进的影响.针对大型过水性湖泊入湖洪水特征,本文采用Copula函数构造了多个联合分布函数,提出了一套基于总的入湖洪水过程推导各个分区入湖洪水过程置信区间的方法.以洪泽湖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1)在联合重现期已知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确定总入湖洪量与洪峰的95%置信区间;2)该方法通过径流相关性分析对入湖河道合并聚类,形成分区入湖过程,既考虑了河道间天然的水文、水力联系,又避免了联合分布函数维度过高的问题;3)在总入湖洪量已知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确定各分区入湖洪量分配95%置信区域.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统计理论基础,拓展了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技术在水利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2.
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洪、枯水位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韩剑桥  孙昭华  杨云平 《湖泊科学》2017,29(5):1217-1226
流域大型水库蓄水后,坝下游河道调整过程中的洪、枯水位变化,对下游水安全、水生态和水资源利用影响甚大.利用1955-2012年长江中游各水文站水位、流量等资料,采用改进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三峡水库运行前后长江中游洪、枯水位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中游洪、枯水位变化的周期长度分别为9~14、11~15 a,在假设三峡水库运行后水位无趋势性变化的前提下,估算得到的水位变化周期长度基本在20 a以上,蓄水前的自然周期性已被打破,枯水位发生趋势性下降且无复归迹象,而洪水位波动周期虽有所延长,但上升幅度未超过历史波动变幅,仅可确定洪水位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长距离冲刷,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的比例逐年增加,累计至2013年已达91.5%,是枯水位下降的主控因素.河槽冲刷导致的床沙粗化增加了河道床面阻力,高程在平滩水位附近的滩体上覆盖的大量植被增加了水流流动阻力,同时大量航道整治、护岸、码头等工程主体部分布设在枯水位以上,综合因素作用使得洪水河槽阻力增加.三峡水库蓄水后,虽然枯水期流量补偿作用显著削弱了枯水位下降的效应,但枯水位下降事实已经形成,不利于航道水深的提高及通江湖泊枯水期的水量存蓄,洪水位未明显下降,同级流量下的江湖槽蓄量不会明显调整.  相似文献   
83.
目前国内二三维联动GIS的研究大多是把二维和三维的展示放在同一进程中实现,且涉及的地域狭小、数据量小,难以发现实际项目应用中的问题。本文以实际的数字武江防洪决策系统项目为例,对基于多进程交互技术的海量二三维数据联动进行了研究,在充分利用多进程交互、GIS、数据库、三维地形可视化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二三维系统的特点,实现了对武江流域防洪决策信息的管理、展示、分析与处理,为武江流域防洪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
据200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禁采了4年江砂的长江安徽段开始逐步开禁,首例江砂开采权拍卖日前以2268万元的天价拍出。”此举既能减少长江河道内的砂石及其开采活动对长江河势稳定、防洪和通航安全的不利影响,又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建筑材料,还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可谓一石三鸟。但喜庆之余,尚存疑虑。  相似文献   
85.
马云川 《地球》2012,(8):74-77
拒马河,河北省人民的母亲河,河北省境内唯一的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曾几何时,拒马河河水,蜿蜒流淌,清澈见底。沿岸群山竞秀,环境清幽,被誉为北方的小"桂林"。然而,7月21日的拒马河,却更像一头疯狂的怪兽,凶猛、残暴,不仅仅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带走了数条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86.
根据《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上游已投入运行的、具有防洪功能的大型控制性水库总预留防洪库容超360亿m3,亟需研究科学实用的防洪调度方法。在定义防洪库容互用性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长江上游水库群间防洪库容的互用性,提出了基于库容互用性的水库群防洪调度方法。以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为例,分析了二者之间防洪库容的互用比例。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981年、1982年和1998年3个典型年的洪水,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相对于三峡水库防洪库容的互用比例在0.80~0.97之间,并受拦蓄洪量比例和拦蓄时机的影响。在实时防洪预报调度中,可根据水库群所处状态及防洪形势,基于防洪库容互用性研究成果,结合水文气象预报,科学有效地调度洪水。  相似文献   
87.
洪水预报是水库科学调度的关键依据,本文利用流域水文模拟方法,分别建立月潭水库洪水预报模型、建库后水库~屯溪区问流域水文模型及水库~屯溪之间河道演算模型,并基于成果,选择历史典型洪水,分析月潭水库建设对黄山市屯溪中心城区的防洪效应.  相似文献   
88.
空间信息技术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洪灾损失严重,防洪减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防洪减灾研究中,必须积极引进当今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以高新技术改造水利这一传统产业,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洪减灾中,是防洪减灾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9.
宋中海 《地下水》2012,(1):82-83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砂石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巨大利益驱使下出现盗采、乱采无序现象,严重危及河道行洪、输水、航运、生态环境及堤坝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本文论述了无序采砂危害,提出了遏制无序采砂办法,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加快中小河道防洪治理提高新建工程雨水调蓄4年内重点区域河道防洪最高达50年一遇住宅小区每1万平方米硬化面积需配建500立方米以上雨水调蓄设施本刊讯近日,北京防洪治涝又开启两项新动作。针对7·21特大暴雨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北京市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道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的实施意见(2012~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计划到2015年实现全市中小河道防洪排水全部达标治理,城六区及重点区域河道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至50年一遇;北京市《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以下简称《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