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2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介绍安全省当涂县姑溪河河堤高压摆喷水泥防渗墙的施工技术,通过试喷,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参数,并介绍了施工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2.
高压摆喷注浆在长沙市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友清  熊伟光 《湖南地质》2001,20(2):126-130
为防止长沙市21.8km重点堤防的管涌、涌漏等隐患,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采用高压摆喷浆施工对其进行了整修、加固。较详细地介绍了设备的选择、孔间距及工艺参数的调整、工序安排和工程质量及检测方法。堤防中摆喷连结心墙的围井检测表明,高喷注浆是处理长沙市防洪堤防第四系松散地基的一项设备简便、噪音小、施工快、成本低、防渗效果好的工艺。  相似文献   
93.
长江重要堤防防渗与垂直防渗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长江中下游堤防洪水险情不断,堤基渗漏、堤身隐患、河岩崩塌是三大主要险情,而堤基渗漏尤其突出。本文阐述了堤基渗漏的地下渗流场,依渗流规律制定渗流控制措施,同时结合实际叙述了垂直防渗的主要措施-垂直防渗墙技术的多种工法。  相似文献   
94.
最近,有机会参加了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组织的“蛤蟆通水库锯槽成墙技术研讨会”。通过参观现场和学术讨论,使笔者获得的教益不浅,藉此将这项新技术作一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5.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隔流堤施工围堰防渗墙采用液压爪斗和冲击钻组合的“两钻一抓”的施工工艺,实践表明在多元性复杂地层中进行基础施工采用多种方法合理组合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先进的液压抓斗成槽工法将会更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
四川省大渡河上某水电站目前正处于施工阶段,大坝基坑防渗墙已基本完成施工,但基坑涌水量较大,为评价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在两防渗墙间开展了2组抽水试验.根据研究区边界条件,利用综合井函数法初步求取了基坑砂砾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法(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GMS)建立水流模型,进行参数的识别、验证,研究表明综合井函数法得到的砂砾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9.13~32.24 m/d,GMS拟合得到的渗透系数为26.00 m/d.此外,数值模拟拟合得到的主、副防渗墙渗透系数较小(0.01~0.02 m/d),说明两防渗墙防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易智宏  贺浩 《探矿工程》2016,43(12):82-84
重点从成本、工效、抗渗质量、环保、耗材等方面对TRD工法墙和成槽机施工的防渗墙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论证,认为在相同条件下防渗墙整体优于TRD工法墙,是一种先进可靠的防渗工艺,值得在超深基坑侧壁及坑底止水方面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太园泵站反虹涵工程的地基为深厚,强透水性的中粗砂,砂卵石层。基坑开挖较深,基坑防渗采用高压喷射灌浆构造防渗板墙技术。实践证明,高压喷射防渗板墙渗透系数K=1*10^-6cm/s,基坑透水较少,高喷墙的防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
姜中笑 《湖南地质》2003,22(1):61-63
通过介绍在尼日利亚SABKE大坝地基处理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综合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措施成功处理坝基渗漏问题,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综合分析了连续三年(特别是2002年汛期高水头作用期间)的安全监测成果,对枞阳长江干堤一标段水泥土防渗墙渗控效果作出了评价,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透的变化规律。观测资料显示,汛期防渗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洪峰期间,部分监测断面防渗墙前堤基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大,所有监测断面防渗墙后地下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差,充分显示了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