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0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鉴于西北地区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的气候特征、砾质土料储存量丰富以及土工织物膨润土垫(GCLs)防渗新技术在国内外已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提出了宽级配砾质土料、土工织物粘土垫层(GCLs)和土工膜(GM)组合作为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构想。通过对宽级配砾质土料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以GCLs/GM作为隔渗层,以宽级配砾质土代替粘土作为隔渗层的保护层所构成的复合防渗系统,能有效抵御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作用的影响,显著提高垃圾填埋场长期防渗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对于处在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中的垃圾填埋场而言,文中所建议的复合防渗系统设置方法,可能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垃圾填埋场防渗型式。  相似文献   
92.
吴璋 《探矿工程》2009,36(11):72-75
帷幕注浆在建井时应用于封堵地下水涌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用于封堵地层中气体涌入危害仅见个别实例。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用水力学安全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煤矿巷道开挖碰到含高压瓦斯、H2S气体构造破碎带的情况,首次将管棚支护技术与帷幕注浆法相结合,确保安全掘进的技术措施。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四川龙滩煤矿+450回风石门的掘进,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3.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确保水库安全,充分发挥防洪和兴利效益,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省病险水库现状,提出了一些加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在洪雅城东电站坝基砂卵石层中施工帷幕堵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帷幕堵漏的成孔工艺、灌浆工艺及工程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5.
张淑媛 《地下水》2012,(5):193-195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从石头河水库灌区渠道改造的实际入手,从工程技术措施、设计参数的确定、渠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总结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分析渠道防渗改造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6.
研究如何提高灌浆帷幕的防渗能力,对保证大坝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影响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的因素,分析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衰减的原因,结合国内帷幕灌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水泥灌浆帷幕防渗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7.
在选定的试验区内同时分两序和三序进行施工,以确定帷幕灌浆两序施工的合理性,并与三序施工进行工效及成果对比。  相似文献   
98.
中梁水库喀斯特发育,根据其发育特点采用了以高压水泥灌浆为主,多种方法相互组合的灌浆技术,其优点在于设备配置及工艺简单、功效高、造价低等。通过对中梁水库喀斯特发育区组合灌浆处理技术进行有益的探讨,为喀斯特地区水库防渗堵漏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无嵌固支护桩形成的原因。通过其他组合支护方式(锚杆和腰梁)弥补无嵌固支护桩的不足,有效地加固深基坑,确保基坑安全稳定。无嵌固支护桩在特殊地层中相对传统的大嵌固支护桩具有安全、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0.
汪名鹏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2):106-108,F0003
正确分析评价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和防渗方案,对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运营极为重要。从自然环境、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淮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填埋区含水层分布、厚度、赋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综合确定了填埋区岩土层渗透系数大于1×10^-7cm/s,表明填埋区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需采用人工防渗系统才能有效的阻滞垃圾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