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1.
通过郑州航空大酒店工程实例,阐述了粉体喷射搅拌在深基开挖构建防渗止水围幕的设计原则,方法和主要的计算依据及其主要参数确定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介绍了施工中特殊的工艺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提出了该工法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2.
孙天锡 《江苏地质》1992,16(2):106-109
教科书和工程规范皆以灌后ω值是否达到相对抗水层指标,作为决定水电站大坝基础中防渗帷幕的成败坏准。安徽省泾县纪村水电站因坝基渗漏曾两次设置丙凝帷幕,两次灌后ω值均远小于相对抗水层指标,但两次建幕都失败了。这说明灌后ω值检查法存在着局限性.至少对纪村水电站红层坝基  相似文献   
23.
城市垃圾填埋场粘土基防渗浆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研制了一种低渗透系数并对污染物有一定吸附阻滞作用的浆材,即膨润土-粉煤灰-水泥(BFS)浆材,用于垃圾填埋场以防治渗沥液渗漏污染周围地下水和土壤。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了以膨润土为主的配方:膨润土22%~25%、粉煤灰20%~23%、水泥15%~18%、纯碱1.2%~1.4%、稀释剂TMH加量0.3%~0.45%。该浆材结实率大于99.6%,固结体28d渗透系数小于0.8×10-7cm/s,无侧限抗压强度小于2.0MPa,渗透系数比一般水泥粘土浆材降低约2个数量级。通过采自长春某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进行固结体的渗透试验,该浆材的固结体对CODCr、氨氮和磷的吸附阻滞率均达到了82%以上。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浆材配方的选材不但考虑了降低固结体渗透系数,使其符合规范要求,而且考虑了材料成分对渗沥液中污染物的吸附阻滞作用,同时降低了固结体的抗压强度和脆性,使其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以适应填埋场的地基变形。  相似文献   
24.
周建平 《云南地质》2010,29(4):467-470
头石山尾矿库存在坝址地基土稳定性差和库址渗漏等地质问题,认真研究处理,以确保尾矿库设计合理和坝体安全及投入使用后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25.
在滨海地区,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和场地回填材料的复杂,基坑支护工程也有其特殊性,往往具有在一般地区难以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滨海地区典型的基坑支护工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6.
李景辉 《地下水》2014,(4):185-186
林皋水库灌区是白水县重要的中型灌区,设施灌溉面积11.23万亩。而灌区煤矿相重合,由于煤层埋藏较浅,煤矿开采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较严重,致使灌区渠道常常出现裂缝变形,致使渗漏严重,影响灌溉输水。经过多年实践,在抗旱应急中,采用铺设彩条布方法,实现裂缝渠道防渗,方法既简便易行又有实效。  相似文献   
27.
蒋友清 《湖南地质》1999,18(2):163-166
高喷灌浆在长善垸浏阳河防洪大堤第四系松散地基的防渗、加固中效果显著,与其它防渗措施比较,其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在深度覆盖层堤基防渗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84-588
防渗土料是土石坝筑坝重要材料。受区域地层岩性控制,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的藏东南地区土石坝防渗土料匮乏且分散,经大范围地质普查、系统地表地质调查和勘探试验,藏东南可供开采利用的料源主要有:堰塞堵江形成的河湖相沉积层;风积堆积的粉土层;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内砂板岩和千枚岩地层区的碎石土层等三类。但受物质组成、层次结构、颗粒级配和含水量等因素影响,其质量不能完全满足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不能直接上坝使用,需要人工改良和掺合利用。且由于受埋藏条件、分布高程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开采运输条件总体较差,运距往往偏远。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究新型管幕冻结法是否能够对河堤进行有效的防渗加固,利用有限元软件基于温度场对新型管幕冻结法在防渗固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设置4条分析路径,对冻土帷幕的基本情况和各路径的冻结效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土帷幕自冻结管处形成后向周围蔓延,从第8天起,0.5 m深度上侧的冻土帷幕发展开始“加速”,相较于另一侧冻土帷幕,其发展更快、强度更高、冻结更密实。冻结完成后,0.5 m深度上侧冻土帷幕均匀密实,坡面上温度最低可降至?25.34℃,各观测点温度均在?24℃以下,最终冻结温度和降温速率均呈现出“M”形特征;堤面最快可在第11天开始冻结,在第14天冻土覆盖整个堤面,土体最终冻结温度与深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管幕钢管边界冻结差异较大,最高温点与最低温点温度分别为?24.94℃和?2.89℃,相差约22℃,冻土帷幕最小厚度约0.78 m。所得结果可为将来的相关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渗性能对于控制渗滤液和减轻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广泛研究。前人在研究中多采用恒定降雨强度来模拟降雨气象条件,而对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关注较少。因此,采用自主研发的土柱降雨入渗试验系统,分别对短时强降雨和长时弱降雨两种降雨情况下,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并揭示了最不利降雨形式。同时,采用SEEP/W软件对各试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以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相互印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不大于3%;在短时强降雨情况下,降雨形式仅对覆盖层上部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影响;而在长时弱降雨条件下,降雨形式对整个覆盖层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均有显著影响;降雨形式对覆盖层突破时间及渗漏量均有影响,前锋型降雨的突破时间最短,产生的渗漏量最大,后锋型降雨的突破时间最长,产生的渗漏量最小;前锋型降雨更易造成覆盖层突破失效而产生较大的渗漏量,为最不利降雨形式。该研究结果可为毛细阻滞覆盖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