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673篇
地球物理   659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丁原章  袁兵 《华南地震》1991,11(1):83-87
本文概述自然灾害的各类及其危害性,分析自然灾害的共同特点,讨论减轻灾害的意义,文中指出提高防灾意识,加强灾害预防预报,制定减灾计划,建立减灾工作体系,开展群众防灾教育和培养专业及业余防灾人员是当前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2.
地震预报:现状与展望朱传镇(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的地震预报是抗震减灾和采取有效的地震对策,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世界各国经过30多年有计划的探索,地震预报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使地震预报从完全束手无策的状...  相似文献   
113.
114.
城市地震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10年来全球遭受的城市地震破坏实例分析,认为引起城市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直下型地震、地基破坏效应和生命线系统破坏。结合山西的情况,简要讨论了城市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15.
黄河内蒙古段凌洪灾害及防凌减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内蒙古段由于特写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条件,决定了每年都发生凌汛。流凌封冻溯源而上,解冻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汇流,卡冰结坝而造成凌洪灾害。1968年上游刘家峡水库建成,调节了水量,热量,内蒙古段河床逐年淤积抬升。过流能力明显下降,凌洪灾害逐年增加。因此防治凌害,主要应采取加固提防,整治河道,加强冰情预报,合理运用水库调度和局部破冰措施,并尽快在内蒙古段修建海渤湾水库,才能有效地减轻凌洪灾害。  相似文献   
116.
在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的条件下,结合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动态递推模型。利用该模型,借助系统优化算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最优规划,对该区未来的震害提出了最佳的恢复方案。由震害所致间接经济损失的系统分析,是结合原发展规划方案的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作出的动态分析,可作为未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调整、投资、方向的改变,以主  相似文献   
117.
由“地震”引起的讨论一、引言地震科学和其它科学一样,不仅要有确切和形象的名词,更主要的是要具有实质内容的概念,从而名正言顺地指导和评价我们所从事的实际活动。长期以来,人们对地震与防震、预测与预报以及防震减灾工作内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认识甚至偏见。本...  相似文献   
118.
自然灾害中对江西省电力输送系统产生经常性影响的主要是雷害。雷暴的发生及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其发生的年、月均日数的频率分布可由负二项概率分布模式较好拟合。研究结果为防雷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简述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的震害,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对该次地震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从这次地震中应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0.
简要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叙述了编制《规划》的目的、指导思想、编制依据及设防目标,通过对县城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震害预测,提出了土地利用,场地区划、旧城改造,新建设防、避震疏散和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具体要求,对震前应急准备与震后抢救灾作出了可行对策,对《规划》实施提出了分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