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1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711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212篇
地质学   2140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4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陶知耻 《探矿工程》2004,31(4):57-58
我国人造金刚石自1963年研制成功,其发展历程中第一个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地质系统在发展金刚石钻进的推动下掀起的。目前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是世界上人造金刚石产量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72.
魏春东   《地理教学》2005,(10):35-36
看过这则案例及其活动设计,我深有触动,首先想到的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呈现在澳大利亚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地理课堂上时,他们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我不知道澳大利亚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但我能够描述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反应,他们应该和我学生时代的反应差不多吧,调皮的学生与同桌对材料中的同龄人评头品足时,乖巧的学生则在教师欣赏的目光下快速通读材料,不时圈圈点点,以期回答活动中的问题和来自老师精心准备好的口头提问,因为他们清楚教师的良苦用心——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考试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73.
张若岭 《地理教学》2005,(10):36-37
如若没有人告诉我这篇材料是地理教材中的一篇案例,我不会想到它是教材内容,更不会想到它是地理教材的内容。虽然假设不成立,但是我仍然心存怀疑。可见,这篇教材给我耳目一新的程度。在我看来,它只是一篇生活实录,顶多可以作为一篇语材料,从中我们可以学习记事的叙述方法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作为学生练练笔头的很好的材料,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74.
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探针主要应用于固体无机材料的微区化学成分定量测定和表面形貌研究。近十年来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简单介绍该技术发展历程后,进一步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样品制备与分析、年龄计算方法等内容,最后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同时指出电子探针测年技术在地学中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主要研究了以多种富镁矿物为原料,制备适合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用以补偿大坝由于温度应力引起的收缩。通过在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浆体中,外掺不同比例的新型镁质膨胀材料和传统MgO膨胀剂,研究水泥浆体压蒸膨胀率的变化规律以及40℃水中长龄期养护膨胀率的变化过程及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材料掺量的增加,膨胀率相应增加。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膨胀率相应增大,到120d左右,膨胀趋于平缓。粉煤灰对传统MgO膨胀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新型镁质膨胀材料能很好的改善抑制作用,从而满足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钻探施工中,利用膨胀材料充填、堵漏的新工艺,其具有经济、高效、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7.
范志勇  杨建新 《探矿工程》2005,32(7):53-55,57
小秦岭金矿田经过几十年的挖掘与开采,已探明的浅层金矿石面临枯竭,大部分选矿厂面临闭坑和停产,而下部(深层)的探矿工程才刚刚启动。结合大量的野外生产试验,对深部钻探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形成的一套施工工艺可供小秦岭金矿田的深部钻探借鉴。  相似文献   
78.
青海省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和产业的分析(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部分新型功能材料的前沿领域发展情况;通过对青海省在能源、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及青海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对我省目前及未来可以发展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揭示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呈整体变冷趋势,南北两极先后发育冰盖,地球由温室气候变为冰室气候,但是其变冷机制仍不明确。大气CO_2浓度降低和大洋环流模式改变均被认为与新生代气候变冷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两者的作用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由此存在各种假说,如BLAG假说、高原隆升-风化假说、构造隆升-碳埋藏假说、火山铁肥效应和岛弧隆升-风化假说及海道开合假说等,用以解释新生代全球变冷。围绕新生代气候变冷机制方面的争论,评述了过去近几十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不同机制对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的研究重点:建立准确的新生代大气CO_2浓度演变序列、建立更加准确的地球内部排气和青藏高原隆升及海道开合时刻表、建立完善的风化指标体系、加强火山作用及其大洋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0.
中国叠生型铁矿床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保丰  张阔 《矿床地质》2016,35(2):213-224
叠生成矿作用主要是指早期成矿作用被晚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和改造。晚期成矿作用的性质常与早期成矿作用不同,也就是说,在早先己有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的基础上,叠加复合了晚期成矿作用,即成矿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产出上有重叠、并对早先形成的矿床进行复杂的复合、叠加和改造,使成矿作用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并可形成大矿、富矿。铁矿床中叠生成矿作用广泛发育。按矿床或矿体产出和形成的地质特征,中国叠生型铁矿床可分为风化淋滤型、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3个亚类。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在中国分布有限,规模不大,工业利用价值不大,因而中国的叠生型铁矿床主要是指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两个亚类。热液叠加改造型主要是指早期的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使早期的较贫铁矿床(或矿体、矿源层)成为较富铁矿床(或矿体),这是中国BIF型铁矿床中最重要的富铁矿类型,以鞍本地区弓长岭二矿区为典型代表。弓长岭二矿区铁矿,早期在新太古代形成条带状磁铁石英岩(2528 Ma,贫矿石),后期在古元古代,含矿热液交代改造贫铁矿形成富铁矿(1840 Ma)。热液叠加复合型主要是指后期脉型铁(或稀土元素等)矿床叠加在早期(沉积或其他成因)铁等矿床上而形成的矿床,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和黔西菱铁矿矿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的形成与火成碳酸岩有关,在中元古代(1.3 Ga)左右,区内火成碳酸岩的侵位,在早期主要形成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的铁-铌-稀土元素矿,晚期叠加了加里东期稀土-铌矿化热液脉。古陆边缘构造带或陆内活化带是形成叠生型铁矿床的有利构造空间,较大的地球化学块体,为形成多期、多成因的矿床提供物质来源,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明显受构造的控制。叠生成矿是复杂地质过程的一种具体表现。热液叠加改造型和热液叠加复合型的叠生型铁矿床的形成是因中国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决定的。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尚处在初步阶段。加强对叠生成矿作用的研究,了解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成矿机制、作用过程、控矿因素等,对发展矿床学研究,认识区域成矿特征和指导地质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