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78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1187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北京周口店关坻杂岩太古宙成因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方正  肖龙 《地球科学》1990,15(5):529-538
  相似文献   
942.
玛里鸦蛇绿岩套,位于西准噶尔推覆构造达尔布特铲状断裂南侧,岩石类型齐全,层序基本完整,具有自身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分布、锶同位素比值等特征.它代表岛弧陆源侧活动边缘海或弧间盆地构造环境.系俯冲洋壳局部熔融,地幔物质底辟升流产物.侵位于早—中石炭世.  相似文献   
943.
944.
那丹哈达岭饶河蛇绿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康宝祥  张海ri 《黑龙江地质》1990,1(1):3-18,T001
  相似文献   
945.
946.
藏北改到—色哇地区的蛇绿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7.
榆树沟层状堆积岩是该区蛇绿岩套的一个组成部分,总厚度约1200m.岩浆分离结晶作用比较彻底,形成了从纯橄岩到闪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类型.伴随着岩浆的分离结晶过程,岩石的化学组成产生了系统的变化;矿物的种类、数量和成分亦随之而不断变化。稀土元素的总量完全受矿物相的种类和数量控制,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弱富集型,反映了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8.
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形成时代和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张弛  黄萱 《地质论评》1992,38(6):507-524
西准噶尔位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3个大陆板块的交汇处,其间存在着不同时代的洋壳残片,有晚寒武世—中奥陶世(523.2±7.2—489±53Ma)形成的夏坦河—唐巴勒蛇绿岩带,有志留纪和泥盆纪—早石炭世(395±1.2Ma)形成的玛依拉和达拉布特蛇绿岩带,有奥陶纪(444±27Ma)形成的洪古勒楞蛇绿岩带。按其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唐巴勒和洪古勒楞两类。前着代表弧后盆地拉张的产物,后者是在洋脊环境下形成的。从其分布大致可以反映出西准噶尔古生代洋盆不断向大陆俯冲的痕迹。  相似文献   
949.
本文对我国造山带中铬铁矿床分为岩浆堆积成因及地幔熔融残余成因两大类型,并将它们细分为若干亚类。两类铬铁矿分别产于蛇绿岩剖面的不同层位上,岩浆分离结晶成因者位于剖面的上部,地幔熔融残余成因的豆荚状铬铁矿床则位于剖面的下部。后者包括3个亚类,富铬型、富铝型及过渡型,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和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950.
青藏高原叶城-狮泉河路线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叶城-狮泉河地质路线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全长1056km,它穿过了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东端。中法两国科学家于1989年7月—8月联合考察了这条路线,根据蛇绿岩、古生物、沉积相、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及变质作用,将路线经过地段,自北而南分为5个地体及四条蛇绿岩缝合带,这些地体时代自北而南有逐渐变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