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东秦岭上宫金矿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宫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之中,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对上宫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对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并非来自燕山期岩浆热液,也不是来自于太华群或者官道口群和栾川群的变质脱水作用,而主要来自深部地幔或者由幔源岩浆派生,并在成矿的过程中逐渐向大气降水演化.硫-铅-锶同位素体系指示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地幔和太华群可能均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印支期华北与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对接时导致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并驱动深部流体向上运移,上官金矿正是在这种构造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42.
本文根据中南地区富铀矿与矿化类型、矿床构造、构造破碎程度和主岩成分等的内在联系,提出活化作用是形成富铀矿的一个重要条件,富铀矿多赋存在不同大地构造的交汇部位和强烈的蚀变区内。此外,合理计算矿床的平均品位,单独圈定富矿地段,也是提高矿石品级的一个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3.
外栉绕宫吸虫种群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水舟  刘升发 《台湾海峡》2007,26(2):256-260
外栉绕宫吸虫在不同体长组的褐菖鲉肠道内的感染率变动范围在12.50%-31.25%之间;感染强度和种群平均密度呈现不规则的变动;在体长为80mm≤L〈140mm的宿主中,外栉绕宫吸虫种群的感染率是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不同月份中外栉绕宫吸虫在宿主肠道内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种群平均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吸虫种群在不同月份和不同体长组宿主中的分布类型属于聚集分布,而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4.
峻岳 《地球》2015,(2):88-95
<正>如今,王屋山——黛眉山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地质公园。其实,王屋山和黛眉山并不在一处。王屋山在河南省济源市境内。黛眉山位于新安县北部的石井镇,北临黄河与山西垣曲相望,西隔金陵涧水与荆紫山为界。王屋山和黛眉山之间直线距离约有50公里,黛眉山在黄河的南岸,王屋山在黄河以北,南北相对,中间隔着黄河,也就是黄  相似文献   
45.
日前,河南煤田物测队与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就河南省洛宁县上宫金矿深部普查瞬变电磁勘探工程项目达成合作。瞬变电磁勘探技术以往常被运用在煤田勘探领域。这次与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合作,是首次将瞬变电磁勘探方法应用到金矿勘探。  相似文献   
46.
依据粤北至少16条河流、34处河流阶地、30个14C或热释光测龄数据等情况,探讨该区阶地的分布与特征:粤北最多有6级河流阶地,其最大阶地高度60 m,低于粤东和粤西5~16 m;第一级阶地变形最明显:乐昌峡以上属于常态阶地,乐昌峡以下属于半埋藏阶地;三水以下进入珠江三角洲属于埋藏阶地.第一级阶地冲积物时代为晚更新世至中...  相似文献   
47.
广东省英德县宝晶宫洞穴堆积的形成时间及自然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作淇 《热带地理》1989,9(4):329-336
  相似文献   
48.
西藏厅宫矿区始新世斑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厅宫铜矿的勘查工作一直是围绕英云闪长斑岩、斑状二长花岗岩等几套斑岩进行的,而未对这几期岩浆岩的年代及成因做过详细评价,并且一直认为这几套斑岩为中新世岩浆岩.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矿区大面积出露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并非中新世岩浆岩,而是始新世岩浆岩[(48.88±0.53) Ma],为冈底斯岩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精确的SIMS锆石微区O同位素和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变化于4.4~8.4之间,δ18O值变化于5.81‰~6.62‰之间,显示出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可能起源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或者楔形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发生分异结晶后的产物.通过对比研究还发现,厅宫矿区岩浆岩组合特征与矿集区内冲江、白容及岗讲矿床类似.因此,在进行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时,应充分考虑这套斑状二长花岗岩与矿化的关系,对缩小勘查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内蒙古阿巴嘎地区壳幔经历强烈变形,岩石圈变形机制尚不明确.利用布设在研究区的32个流动地震台站所记录到的远震剪切波数据,测量得到120对各向异性参数和113个无效分裂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快慢波延迟时间变化范围为0.4~1.4s,平均0.77±0.21s;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变化范围为N101°E-N45°W.其中一组快波偏振方向为N82.0°E±12.3°,与区域内断裂走向平行,反映地幔矿物晶格定向排列;另一组快波方向集中位于华北克拉通内部,平均为N146.8°E±9.5°,平行于早白垩纪岩石圈伸展变形方向,推测由残留在岩石圈中的化石各向异性所引起.在研究区北部部分台站,只观测到无效分裂而没有观测到有效分裂结果,可能存在局部热地幔物质上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