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原划分的阿拉善群包含了时代、成因各异、构造样式有别、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地层和变形深成片麻岩体。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已不合适,应予解体并重新厘定。根据目前的研究,原阿拉善群可划分成3套变质地层单元和两个变形深成片麻岩杂岩。本区最古老的岩石地层单元为迭布斯格岩群,由深变质的变质表壳岩系组成,是区内的基底岩系。初步的锆石SHRIMP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27亿年左右,属于新太古代。新建立的巴彦乌拉山岩组主要由变质火山岩组成,是区内的火山岩系。目前获得的年龄为2264Ma和2271Ma,属于古元古代。重新厘定的阿拉善岩群主要由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碳酸盐岩组成,是陆缘沉积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晚期或更晚。波罗斯坦庙英云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杂岩,由早期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晚期的花岗质片麻岩组成。早期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形成于18亿年左右,晚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大致形成于古生代期间。毕及格台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杂岩主要由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组成,初步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它们的主期形成于8 ̄10亿年的晋宁期。  相似文献   
22.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了其气候学特征、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也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Huishishan REE-Nb polymentallic deposit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Alxa Massif ang is a large-scale REE-Nb polymetallic deposit discovered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trench drilling,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petrographic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sis and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source of this REE-Nb deposit. The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lkali syenite and is of two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respectively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and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type. The metallogenic model was establieshed by summarizing the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the deposit. The hydrothermal metasomatic deposit was controlled by faults, and the syenite magma was passively emplaced along faults. Then the fluid emerged out of the melt, with the further drastic drop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siliceous fluid rich in Nb, REE and volatile elements (mainly F and Cl) reacted with wall rocks, and finally the REE-Nb deposits were formed in favorable places. The alteration degree of limonization, pyritiz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in the wall rocks of the deposi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rare earth and niobium,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ore body and wall rocks is not obvious. The syenite magma was proactively emplaced along faults, with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The incompatible elements (Nb, REE, etc.) enriched in the residual melt and formed the magmatic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ed deposit in the syenite. The alkaline syenite magmatism in Huishishan area provides material source for the formation of REE-Nb polymetallic deposit.  相似文献   
24.
灰石山稀土铌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是近些年新发现的规模较大的稀土铌多金属矿床。通过系统的槽探钻探工程、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相学研究,探讨了该稀土铌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灰石山稀土铌多金属矿床与碱性正长岩密切相关,具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型和岩浆结晶分异型2种不同成因类型。通过总结该矿床的找矿标志,建立了成矿模式: 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型矿床受断裂控制,正长质岩浆沿断裂被动侵位,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流体与熔体发生溶离作用,富含Nb、REE和挥发分(F和Cl为主)的硅质流体发生水-岩反应,在有利部位形成了稀土铌矿床。矿床围岩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蚀变程度与稀土、铌的含量呈正相关,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明显; 正长质岩浆主动侵位,伴随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不相容元素(Nb、REE等)在残余熔体中富集成矿,形成了赋存于正长岩中的岩浆结晶分异型矿床。灰石山地区碱性正长质岩浆为稀土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5.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阿拉善西部地区分布有一些眼球状片麻岩和条带状片麻岩,以往将它们作为阿拉善群的地层对待。本文研究表明它们是受到变形改造的正片麻岩。通过锆石LA-ICPMSU-Pb分析,4个样品分别获得了913±7Ma、921±7Ma、926±15Ma和904±7Ma的年龄结果。新元古代早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表明,阿拉善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早期(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的强烈改造,它们可能与祁连地块等相似,应属于不同于华北克拉通的独立的变质地块。  相似文献   
26.
内蒙古阿拉善欧布拉格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是一处远景具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英安质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的与矿化最为密切的样品,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测定了成矿期石英斑岩脉和含矿石英脉的年龄,获得成矿期石英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77.4±3 Ma,铜-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64.26±0.46 Ma。这一结果揭示,欧布拉格铜-金矿是海西晚期形成的。结合阿拉善地区的朱拉扎嘎金矿和呼伦西白金矿都是海西晚期形成的情况分析,表明海西晚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铜(金)矿化期之一。  相似文献   
27.
根据锆石SHRIMP和单颗粒逐层蒸发法的研究,初步确定了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迭布斯格岩群下部依肯乌苏岩组的形成时代为2700Ma左右,并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和古元古代末两期变质改造,同时在其中发现了目前该区最老的3.5Ga的残留碎屑锆石。巴彦乌拉山岩组形成于2500~2264Ma,属于古元古代。在阿拉善岩群中获得了1367Ma和1617Ma的离子探针分析结果,因此不能排除部分阿拉善岩群属于中元古代的可能性。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的变质岩系由不同时代的多套变质岩系组成,具有各自的组成特点,应将它们划分开。  相似文献   
28.
依据丰富翔实的地层古生物资料,首次在内蒙古西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第三纪地层层序:命名或厘订了中始新统乌兰乌珠尔组、上始新统查干布拉格组、下渐新统乌兰塔塔尔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乌尔图组、上中新统呼和好来组和上新统昂冈浩特组等7个地层单元;区分出了中始新世乌兰乌珠尔、晚始新世查干布拉格、早渐新世早期克克阿木、早渐新世晚期乌兰塔塔尔、晚渐新世因德里沟、早中新世乌尔图、晚中新世呼和好来和上新世昂冈浩特等8个动物群(组合)。  相似文献   
29.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第三系及其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依据丰富翔实的资料,论述了该区第三地层的分布,区划,地层划分沿革,岩性,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地质演化史;在地层方面,首次在内蒙古西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第三纪地层序列;命名和划分了中始新统乌兰乌珠尔组,上始新统查干布拉格组。下渐新统乌兰塔塔尔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乌尔较组,上中新统呼和好来组和上新统昂冈浩特组等6个地层单元,补充界定了查干布拉格组并将其时代厘定为晚始新世;在动物群方面,发现和命名了中始  相似文献   
30.
阿拉善地区新元古代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原划分的阿拉善岩群中识别并划分出了新元古代(晋宁期)的变形花岗岩。该期变形花岗岩主要为眼还需状片麻岩,以高SiO2、碱(NaO2 K2O)、REE,低MgO、TFeO、CaO且K2O大于Na2O,具强烈负Eu异常为特点。两相样品的锆石逐层蒸发法年龄分别为971Ma和845Ma,表明它们是晋宁期岩浆事件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和含有电气石、白云母的矿物组合特点表明,阿拉善地区晋宁期的变形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该区晋宁期变形花岗岩的发现意味着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一直影响到华北地台的西北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