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苏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和存在“三集中”(开采层次集中、开采地段集中、开采时间集中)以及水文环境地质条件脆弱等因素,出现水位逐年下降,并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致使部分地段地下水资源枯竭、水质成化和诱发地面沉降等诸多环境地质问题。本文着重分析沿海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6个阶段(初级、城市开采、城市超采、区域超采、区域控制开采和区域压缩开采阶段)、区域降落漏斗的3个发展过程(1986年、1995年和2002年)和因深层水超量开采诱发的水资源枯竭、水质成化和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及演化趋势,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深层水的保护规划、浅层咸水、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强制节水、污水资源化和发展海洋性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吴蓉  周志芳 《江苏地质》2002,26(1):19-21
建立了以改进Powell法优化的前馈型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既具有强大的函数逼近功能,又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优化方法的缺点。将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承压水漏斗的动态水位预报,实例表明:模型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爆破漏斗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明了爆破漏斗这种爆破破坏的基本形式在爆破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系统介绍了集中和延长药包爆破漏斗研究的进展及其成果,特别对利文斯顿漏斗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分析爆破漏斗形成机理的过程中,对岩石破碎理论做了综述性的回顾.  相似文献   
64.
博兴县南部浅层地下水具有埋藏分布广泛、补排径条件稳定、水化学特征复杂等特点。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出现了浅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咸水入侵、土壤盐碱化及地下水污染等水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及演化趋势,提出了防治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5.
沈丽峰 《地下水》2007,29(1):112-114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自1975年以来,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逐步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漏斗形成原因,超采区现状及解决的保护性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关井压采方案、行政管理措施及技术上开源与节流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6.
廊坊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景鹏  何平 《地下水》2011,33(3):44-45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污染、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极端气候的影响等,提出了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7.
郭洪起 《地下水》2011,(4):19-19
根据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实测资料,对沧州区域浅层地下水2000年至2009年的地下水动态埋深变化和漏斗中心演化情况及现状进行分析。初步阐明了沧州区域浅层地下水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对沧州区域浅层地下水日益恶化的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8.
朱微  刘福春 《测绘工程》2007,16(6):54-57
从地面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出发,进行水准观测数据的处理,平差基准选定的探讨,并对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历年来的水准观测数据应用时空分析,形变数字特征值及速率的非线性变化等方法,分析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地面垂直位移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得出常州市区域内沉降漏斗迁移路径的变化规律,为常州市今后的地面沉降分析提供参考。最后讨论了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提出今后的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69.
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利用水准测量、分层标地层变形、地下水位动态等监测数据,对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与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区域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具有显著相关性,深部地层仍是沉降的主要贡献层位;沉降中心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分层变化规律,深层承压水明显的水位降落漏斗,直接导致深部地层沉降压缩最为显著;地面沉降的区域分布、沉降速率变化与地下水降落漏斗具有一定的时空相关性;南水北调的稳定供水,有效缓解了北京地面沉降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
嫦娥三号降落相机在探测器实施软着陆的过程中获取了大量序列月面图像,这些图像不仅为公众提供了可视化的着陆过程,而且为着陆器在卫星遥感影像上的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数据基础。在分析这些序列图像成像几何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降落序列图像进行嫦娥三号着陆器轨迹及姿态恢复的方法。首先通过序列影像进行自由网平差,建立各降落影像及月面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然后通过量测卫星遥感影像及降落影像上月面标志物的尺寸,求解出建立的相对模型的尺度,从而恢复出序列降落影像在着陆过程中的带尺寸的位置和姿态;最后通过降落影像的密集匹配,完成着陆区域月表3维模型的重建。本文充分挖掘了降落相机的应用潜力,为嫦娥三号着陆任务中后续科学探测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