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0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永祥 《山地学报》2005,23(5):520-526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得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得到了重视,但是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陕西省的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由决策型协调、管理型协调、技术型协调三个层次构成的地质公园保护利用协调的理论模式,并就这三种协调的含义、相互关系和协调方略等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最后利用这一思路和模式具体对三个国家地质公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侧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2.
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次生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昭淑  崔鹏 《山地学报》2007,25(4):425-430
陕西华县于1556-01-23(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发生里氏814级地震,死亡83万人,成为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地震期间和地震以后,由于震动荷载作用,地震区岩石破碎,发生了大范围崩塌灾害,为水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震后450 a(1556~2006年)以来,这些碎屑物质在暴雨激发下,多次暴发水石流,在山前洪积扇和平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和巨大损失;同时,也形成了地形上的淤积,改变了局部地形条件,使得该区容易遭受洪水灾害。1960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渭河下游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与从秦岭北坡沿溪流出山口向下发育的洪积扇共同作用,形成了地形相对下凹的"二华夹槽",这里常受洪水侵袭,损失巨大,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3.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6):52-52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测绘工作,提高测绘工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服务水平,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意见》共分五部分,包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测绘工作、切实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测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测绘工作统一监管、加强对测绘工作的领导。《意见》指出,测绘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测绘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作为测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体…  相似文献   
164.
陕西省气象科学数据集包含的资料为1951—2005年的基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数据文件(A0文件)。共整理了陕西99个台站的气压、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蒸发量、风、日照时数、雷暴、沙尘暴、雾、扬沙、浮尘等要素资料。对A0文件全部进行了格式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错误逐一改正。  相似文献   
165.
陕西省近46年异常冬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陕西省74个气象站1961—2006年度46 a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全省异常冬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异常冬暖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确实存在着全省性及区域性的异常冬暖现象,在全省性异常冬暖的区域分布上,陕北北部与陕北南部冬暖表现最为突出,其次为关中东部;异常冬暖年北半球冬季500 hPa高度距平合成场上,东亚大槽与乌山高脊明显偏浅偏弱,全国受正距平环流场的控制,冷空气活动势力减弱,气候以偏暖为主,西北地区为明显偏暖区,陕西省东部与北部属西北区典型增暖区。  相似文献   
166.
“十一五”是陕西省地矿局工勘施工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总体要求是: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7.
有机质对金属元素的迁移、沉积、富集成矿有重要的作用.有机烃是有机质最终的裂解产物,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穿透性.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床有机烃与矿体金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体的矿化富集中心也是有机烃的浓集中心.利用有机烃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隐伏金矿床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68.
陕西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团胜 《地理研究》2004,23(2):157-164
基于陕西省 1 991~2 0 0 1年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 ,分析了陕西省 1 991年初到2 0 0 1年末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这 1 1年间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 ,其中以园地变化最大。城市用地、农村居民点及交通用地增长较快。从地区来看 ,杨凌土地利用最活跃 ,汉中土地利用最不活跃。土地利用程度最大的是杨凌 ,最小的是商洛。渭南、西安和杨凌的土地利用程度提高了 ,其余各地土地利用程度减小了。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陕北、陕南以生态退耕还林还草为主 ,关中以结构调整为主。政策因素、自然因素、经济杠杆的调节及人口因素是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9.
历史地理数据的GIS应用处理——以清时期的陕西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GIS数据处理技术,对清时期陕西省内的县级政区境界做出数字化建库,并链接历史文献中的县级人口、耕地等专题数据,进行了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耕地分布与垦殖密度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制图。  相似文献   
170.
孟健  刘天琦  周寒  张晓倩  高贤君 《北京测绘》2021,35(11):1400-1404
植被覆盖度是用来评价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沙漠化治理的同时,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动态的变化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沙漠化治理的成效.以榆林市毛乌素沙漠为研究对象,在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估算毛乌素沙漠2015、2017及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并计算植被覆盖面积;分析整理数据,总结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5—2020年,榆林市毛乌素沙漠的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